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二百六十八章大义小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八章大义小节(1 / 3)

第2百6十8章大义小节

“皇上,你真的相信这个王穿不是倭人,或者说不是倭人奸细吗?”

刚才1直没有说话的王体乾此时到了为解魏忠贤与妙相的尴尬,故意问起朱由校来了。

“王体乾,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他是倭人呢,难道只是因为他与倭人同时出现在大爆炸现场,今年的大爆炸怪事频发,似乎这也不算1件怪事吧,若不是为此难道是因为王穿运气好1些你就觉得他会是1个倭人甚至奸细吗?”

朱由校也是冷笑1声,不温不和却提醒着王体乾。

其实现在所有猜测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并没有任何实证。

在大爆炸之时出现的那些祼身男女之中,只有王穿1个中原人,而其它都是倭国人,这样看来王穿是倭国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很难说得清楚,为何在无数倭人之中会夹杂着1个中原人。

但这其实也只是整个大爆炸离奇事中的1件,若要解释为何王穿独是中原人,而其它人是倭国人,那么首要解释的是为何会凭空出理这么倭国人,若说出现倭国人已不足为奇,那么王穿是中原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1方面则是因为刚才魏忠贤与妙相都说过,王穿其实并不会什么武技,这1点在比武的时候朱由校也看得清楚,虽然赢了却是智取,与武功无关。

可王穿却遭遇数次袭击,可人却安然无恙,若说每次都有人保护他,而后来玄静的出现,也让大家不会怀疑,可毕竟每次都会与倭人有关,若说不是运气好,那么还能有其它更好的解释吗?

但1个人运气好坏,非是可以用言语来解释证明的。

朱由校把王体乾的想法给说了出来,自然提醒王体乾他能想到的,朱由校当然也能想到了。

“皇上,若说馒头庵1开始并没有这些倭国逃犯,那么这些倭人又逃到那里去了,为何现在又会出现在馒头庵呢?”

此时问话的是魏忠贤,他并不敢就着朱由校的话来问。

“魏爱卿,我知道你们刚才都是敷衍于朕,心里其实并不服用气。

但朕要告诉你,此事当是如此来说,你是东厂的督主,田尔耕也算是你的下属,分于你管,而9门守护之中都有内宫当职,这些太监也属于你管,整个京城若有谁还比你更熟悉,朕不会相信。

就算有1只蚊子飞出京城应该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自大爆炸发生之后这么久了,东厂锦衣卫4处严查,却连这些倭人的影子都没见过,而且当时倭国刺客劫持你东厂大牢,也杀了你不少护卫,算是折了你魏忠贤的面子,想必于此事你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可查来查去,又查到什么了没有,你不来给朕1个理由,反到要问询起朕来了吗?

朕养你们这些奴才又有什么用。”

魏忠贤不说而已,1说朱由校就有些怒意,此时说着说着也是语气加强,让魏忠贤也是1时不防,只得与王体乾马上跪下,天子1怒万人惧之,纵然是9千岁的魏忠贤也不会例外。

只是如此1来到让妙相站在1边不好意思,只得也是轻宣佛号。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是老奴言失,冒犯天子之威。

虽然东厂锦衣卫尽责尽职4处搜,也搜查了京城里的大部分官官宦之家,却并没有线索,此事老奴自也是难辞其咎,难辞其咎呀。

刚才老奴无意冒犯天子之威,只是现在想来,这些倭人定然是被藏于京城之内,继儿再慢慢的送出到馒头庵的,若说王穿大人与倭人无关,那么到要提防着其它与倭人勾结之人了。”

魏忠贤到是脑袋灵光,不再提王穿,而是顺着朱由校刚才的话反过来怀疑,如此说至也是理由充分,也算是为大明朝着想,毕竟若京城里有人与倭人勾结必然会有阴谋,这1点魏忠贤当然也紧张,也怕这些倭人会对自己不利。

“魏爱卿此言甚是,只是你觉得谁有胆子在京城之中与倭人勾结呢?

而救出这些无用的倭国女子又会有什么阴谋呢?

王穿可是魏爱卿向朕推荐的,而且劫持东厂大营之时他好像在被爱卿亲自提审,后来他去了信王府,就连现在的信王府也是魏爱卿提供的,你不会怀疑信王吧。

信王可是朕之后大统继承人,我朱氏皇族难道也会有人敢与倭人勾结吗,在朕的面前你不必话里有话。”

朱由校是先问魏忠贤其次再算是警告魏忠贤,不可无故怀疑皇族之人,这样会凭添猜测,搅得皇族之内人心不安。

而现在的朱由校也感受到了危机,自然要靠自己信得过的自家人来帮衬着度过难关了,所以不允许魏忠贤有些怀疑。

而他前面的两个问题也让魏忠贤说不上个所以然来,怕是除了真正的倭国奸细之外,谁会知道这其中的原由呢?

“老奴不敢胡乱猜测,更不敢有损皇族威严,只是希望此事要调查清楚。”

魏忠贤此时自我否认着,其实他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怀疑皇族之人,而能有此本事的当是福王。

相对于福王魏忠贤虽然被封为9千岁,可却并没有福王的实力,也没有福王的威势。

打压福王也是魏忠贤1直的谋算,毕竟将来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