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1 / 4)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

王穿与青雪来到馒头庵的时候已是夜色深沉之时,整个馒头庵所有的护卫都已撤退,此时的馒头庵已被烧成灰烬,只余着点点余火依然趁着夜色冒着黑烟。

王穿看着这满目废墟,一片萧条落寞的样子心里也是格外的忧伤,犹记得初来此地之时还感觉此馒头庵到是一个避世的好地方,却不想现在已然是面目全非。

再闻着一阵阵烧焦尸体的味儿,脚步也沉重了许多。

其实对于馒头庵他也有过带人来抓捕的意思,毕竟这些倭国女人都是从东厂大营逃出来的,是大明逃犯,不论她们来自何处,只要王穿带兵来抓,此馒头庵必然也会是现在的样子.

而且王穿可以为此立下大功,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对于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中国人来说,对于倭国只有恨。

但来了大明天启却又不一样了,而且虽然话说如此,可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所谓的国仇家恨大体都局限于对于倭国男人,而非是女人。

这一点或许大部分我大中华男人都有同感。

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有的君子之风,却也可以说是一种龌龊的大男子主义所饱含的民族情怀。

然而更多的是因为后世许多男人,特别是现代社会的男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得益于倭国女人的教导,对倭国女人有一种天然的占有欲和同情心,纵然有那么十四年的痛,可却也能保持着明辨是非,不会不分青红皂白。

再兼之因为樱络的出现让王穿感觉有一个现代社会的陪伴,心里多有欣慰,比之玄静在大明天启所认识的女子又有所区别,是一种年代上的认识与同样穿越的归宿感。

所以王穿明知而不为,其实也是想让这些倭国女人在大明天启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到后来因为东厂大营斩杀倭人的事,玄静的反对,也让王穿扩宽了胸怀,不再只是因为自己内心里那点见不得人的情怀而有意保护着这些无辜的倭人,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有容乃大的包容。

他不想屠杀这些倭人,可这些倭人却也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因为他们来到一个不该来的地方,而这却是王穿不可改变的,也是他无可奈何的地方。

“公子,你是不是同情这些倭国女人。”

“其实世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一些野心家所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天下百姓皆是一般,公子我自然会有同情之心了。”

王穿还是回避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此时所说却也不无道理,体现了此时王穿因为身俱仙翁元灵而恢复的认知与感悟。

“不过,我看这些倭国人就算是死了,她们的尸身也被东厂的人带走了,这一次他们不仅救回了三十二个孩童,而且还找到了当初逃出去的倭国女人,如此大功,到是凭白拱手让给魏忠贤与妙相了,公子心里定然不舒服。”

青雪像是十分明白王穿想法一样,当然她所言只是普通人的想法,此时的王穿却只是嘿嘿一笑道:“青雪,你别把你家公子看得如此不堪,若说刚才来大明之时本公子确实是这么想的,若无一点半分手段又怎么能在大明生存下去呢,活着才是硬道理。

可现在却又不一样子,之所以会让魏忠贤散播假消息,说三十二个学童在居承恩寺,就是想逼妙相放出此三十二个孩童,非在贪图此功,若不然此时这三十二个学童依然还被囚禁着呢?

不论是谁的功劳对本公子来说都无所谓的,但有二点值得欣慰,其一是证明了妙相确实劫持了这些学童,这些学童原本就藏在承恩寺,如此他才可能这么快送出三十二个学童的。

当然至于其中原因在下还一时之间想不通,可也不重要,将来一定会清楚的。

其二就是妙相一定会怀疑谁会知道他藏着这些孩童,可他不知道这只是本公子猜测而已毫无证据,但如此一来妙相为求此功劳,也只能舍弃这些学童炼化童魂丹的想法而借魏忠贤之手放了这些学童。

能救得这三十二个学童本公子十分乐意,那里还会有不舒服之说呢。

此时说起来应该感谢妙相与魏忠贤,但却又只能感怀这些无辜倭国女人了,哎,她们死得实在可惜。”

“公子,你确实改变许多,这得益于仙翁元灵的加持,也是你的本性所在,因为仙翁元灵,让你回归了自己的本性,到让本姑娘要刮目相看了。

只是你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毛病,见了女人就会徒生悲哀。

刚才你都说了,这些女人来自三百年后,若是不来大明天启她们也一样会死,死于那一场大爆炸。

我刚才还以为你看得开了,可现在看来,你看得开的非是所有人的生死,若是死的是男人,你自然不会如此哀伤了。

之所以如此哀伤,就是因为她们是倭国女人,是倭国一些漂亮的女人。

这一点玄静丫头早的说得没错,若有一日你能看透女人,那么或许你就已经完全恢复仙翁元灵了。”

青雪此时也是口不择言,但听在王穿耳中到要亲切许多,毕竟像这般粗俗而直白的话王穿很长时间未听人讲过了。

虽然大明天启恶人也不少,可纵然是市井之人,许多时候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