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二百四十四章谁是奸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谁是奸细(1 / 4)

第二百四十四章谁是奸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福德寺建在京城以北十里之外的一座小小山丘之中,到也不显山露水,而且与在京城效外的寺庙来比却并不算大,不过百丈方圆,却要比其它道观要大得多。

大明朝虽然重视道教,也曾封过武当山的张三丰真人,但说起来佛教才是深入民间的宗教,毕竟道教在盛世少有出山之人,无人会想到,更不会与俗世相牵连,所以道观一般都会远离世俗,求得清静。

兼之道教与佛教的教义不同,道教讲求修身无求无为,而佛教却推崇行善得报,有诚则灵,有求必应。

所以佛寺都会建于世俗百姓居住的附近,这样方便传教,同时也可以保证寺庙香火鼎盛,和尚生活无忧无虑,若说一个人无忧无虑了,又怎么可能悟得大道呢?

当然了佛寺也大量收纳一些流民,甚至于一些作奸犯科之人,美其名曰众生平等一视同仁,其实许多佛寺也是藏污纳垢之地,良莠不齐。

但却非是全部都这样,也有真心礼佛之人,无论是礼佛还是修道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修身,所以在这里本人并无意贬低佛教。

而且一般历朝的朝廷都会划许多田地予寺庙管理耕种,相对于此时的乱世百姓而言,佛寺到也是一个避难的好地方,有吃有喝比这普通百姓过得到也三餐无忧。

而且像福德寺这种有金主的寺庙,自然也是建在风影优美的地方,金主每年来礼佛的时候其实一是礼佛,二也可以借佛寺来体养,正是一举两得。

此时夜色已深,福德寺普通的僧侣都已安息,只有后院的主持佛堂尚亮着灯火。

金禅法王端坐于佛堂一边,他的对面坐着三阳法王以及大成法王,而正中间则坐着的是一个中年僧人,此人身穿袈裟,头上光光几个香疤十分明显,显然此人正是福德寺的主持了。

此时四人都在禅修,大家都十分安静,几盏油灯到也把整个佛堂照得十分通亮,灯光直直的,静静的。

而主持身后供奉的是一尊弥勒佛像,与普通寺庙一样,笑口常开,一副十分逍遥自在的样子。

只是此时弥勒佛所看所笑的却正是此时佛堂之中的四位所谓得道的高僧,嘴里默念着佛经,端坐的样子,一个个却又自称法王的修行者。

之所以称之为法王,就是依着末法时代来称,末法时代之王故称之为法王,而在佛教里之所以会有末法时代,其实还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临终之时,那时魔王对释迦弁尼佛说,等佛祖一死,他的魔教弟子就会横行末法时代,他们都会装成佛祖的弟子样子,奉行着佛祖的教诲,实则欺世盗名,败坏佛祖的名声。

可佛祖对于身后之事却无能为力,所以那时佛祖想着对天下苍生的悲天悯人之情,又想到魔徒如何残害世人,这才会伤心落下了一滴眼泪。

而如今的世道似乎正好应对了此言,佛魔难分,欺世盗名都遍地皆是。

修佛者不像修佛者心有慈悲远离名利是非,反到像是当年魔祖的弟子,打着佛祖弟子之名来蛊惑百姓,以佛之名骗取钱财,甚至博得名声,欺骗世人,以供其享受人世荣华。

而除了释迦弁尼之外,远古佛是燃灯古佛这一点一般都知道,而末来佛,亦可称为末法时代的佛祖就是此时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只是谁也不知道,更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佛祖圆寂,从而开启末法时代,让魔徒猖狂,更无人知晓末世佛祖弥勒佛什么时候会降临世间,而他又会是谁呢?

(末世的传言总是充满想像,可谁又能真的预示末世的到来,就好比有人说黄河清圣人出一样,谁知道谁是圣人,谁又知道此时的时代不是末世的疯狂呢?)

“玉树主持,未曾想在京城这些寺庙之中,怕是你的佛法最为精深了,这几日与法师相处修禅礼佛,到是让本法王大开眼界啊。

纵然是本法王未受其伤之时,也难比法师高深佛法。”

此时开口说话的是金禅法王,他已经禅定结束,此时睁开眼看着端坐正中的玉树高僧,心里也是十分佩服。

当然他在抬举玉树高僧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抬举着自己,那么对面的两位法王就不用提了,自然在玉树法王之下了。

“是呀,玉树师兄如此高深的佛法,却甘于潜居于此福德寺之内,到是让人感叹,想承恩寺的妙相,我看他都不及玉树师兄法力高深。

可这个妙相却已被封为护国大法王,得天子庇护,此时天下修佛之人中也是无出其二呀。”

三阳法王坐得靠近玉树主持,此时也是附和着,而且也顺着金禅法王的意思,既夸赞玉树主持,同时又拿妙相来比,语气里充满着对玉树主持的打抱不平,同时也在挑拔着玉树的争胜之心。

“京城之外有玉树师兄在此,我怕这个妙相也红不了多时了,两位法王到也不必为玉树师兄着急,想来玉树师兄必然早有谋算了。”

大成法王此时也是开口说话,但他却并不与金禅法王还有三阳法王站在一条线上,反而觉得刚才两人所说是多此一举,杞人忧天而已,这到是让人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