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 第47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1 / 3)

【苏轼的成名作,也就是这篇备受人瞩目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说起来倒也有趣。】

“二哥这事……”苏辙无奈,但眼里满是笑意,“谁都没想到他胆子居然这么大。”

知道这件事儿的人嘴角已经勾起来了,比如苏轼亲近的朋友们,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此个大牙准备开乐。

画面扭动,年轻的苏轼踏门而入,拜见欧阳修和梅尧臣。

欧,梅二人先是对苏轼一顿夸赞,而后欧阳修笑眯眯地问道:“子瞻啊,你文中所举皋陶要杀人而尧劝他宽恕的出处是何处,我竟不知。”

苏轼闻言不以为意,也是一笑:"何须出处,想当然耳。"

【欧阳修:子瞻啊,你的例子在哪里。苏轼说,我现编的。】

“扑哧———”“噗!”

历朝历代间,知道的又复习一遍,不知道的也被苏轼的幽默回答所俘获。

“此人有趣。”李白捧腹,完全被逗乐了, “可惜苏轼不在大唐,不然我定要与他痛饮三大白。”

李白是真的很喜欢苏轼这样有趣的人。

【你敢信吗,这篇文如此正经,结果开局一支笔,例子全靠编。拿烟的手微微颤抖,了解到这个事情的一瞬间我就想到了在考场背的模板例子全忘了,只能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的我自己。苏轼也记错了,误记为尧的事,实际上他所引事例出于《礼记·文王世子》。】

女声对此似乎十分耿耿于怀:

【铺编,原来竟是古今通用的制胜法宝。人家膳编,编出来一个第二,我瞎编,编出来一个作文同情分。】

【后来我悟了,大彻大悟,这是瞎编的问题吗?不!这是我的问题!】

“哈哈,那确实是你的问题。”

刘彻笑得前仰后合,爽朗的笑声游荡在言殿里。他终于把殿里的黄门言女都清出去了,只留下了——两个绝不会乱说的心腹太监。君王威仪的担子为之一清,刘彻美滋滋躺在卧榻上享受快乐。

【秦观有言: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有道是,好看的皮襄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的万人迷苏轼先生,从君王到百姓,从朋友到政敌,引无数人竞折腰。他是天才,更是一个有趣的天才。】

/>

要素察觉,刘彻探头。

果然不是朕的审美出了问题,不过话说回来……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波啊,是活学活用啊。”

刘彻感慨, 上一个视频里讲拿李白和杜甫的求职信作对比, 这事儿他还有印象呢。宋朝这不就把人李白的句子拿出来用,李白同意吗,反正他一揪就揪出来了。

“有趣的天才么。”

知道万人迷原来指的不是样貌,刘彻的心就放下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于苏轼浓厚的兴趣。

【说起来苏轼东坡先生的趣味轶事颇多,流传至今者数不胜数。比如苏轼官场第一站,凤翔签书判官,这官职在今天相当地方办公厅文书科长的官位,管理“五曹文书”。】

【苏轼家和第一任太守宋选是故交,日子过得不错,但是继任太守口口亮,字公弼,严于律人,但不宽以待己,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老干部。苏轼太轻狂,而陈公弼又有意挫一挫他的锐气,这一下可谓是火星撞地球,针尖对麦芒。】

"陈公……"苏轼有些恍惚,这个名字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

想到两个人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当后期的和谐共处,陈公弼身体力行,向他诠释了一个什么叫做为国为人的好官。

可笑朝中居然有人觉得他和陈公弼有冤仇在,故意将自己贬至陈季常所在的黄州。殊不知,二人亲密无间,乃是至交好友。

【于是年少气盛的苏轼下定决心,他的目标是——整顿职场!在陈公弼筑成凌虚台,并请苏轼作记的大喜日子里,苏轼作《凌虚台记》,在文里狠狠教育了一顿这位老干部。】

“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刘彻挑着眉闷笑,“好骂……”

假若欲借修楼台吹嘘自己功绩于后世,此举大错特错。说的是谁,这不就是在说陈太守本人吗?

英雄所见略同,天幕也觉得是在骂。

【明朝杨慎评价道:“太难为太守矣。一篇骂太守文字耳,文亦好,亦可感”。看看,连明朝的文人都知道《凌虚台记》是苏轼用来骂太守的。】

“就是!咱大明都知道这骂的是太守,苏轼这行为——”朱元璋摇头叹气: “忒不地道。”

好歹也是自家长官,写了一篇骂他的文,结果好家伙,千古流传了。

这要是撞上一个心胸狭窄的,指不定得给苏轼穿多少小鞋呢。

【但是陈太守对此表示出了惊人的大度,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把《凌虚台记》刻入石碑,就筑立在凌虚台旁。此举可谓是一桩佳话,此后苏轼与太守关系融洽,更是和他儿子陈储陈季常成了终身的密友。】

【等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他的政敌消息滞后,还停留在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