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第 16 章(1 / 3)

老太太看着眼前傻乎乎的儿子,心里感叹,这儿子怎么就不像他亲爹精明,也不像他亲娘聪慧呢?

明建是她和丈夫过继过来的,孩子是他二叔家的。

她当年嫁给丈夫后,是怀过一个孩子的。

那个时候抗日战火高涨,战事已经进入了白日化。她是战地救护队的队长,在救护伤员的时候,被炮弹砸中,当场就昏死过去。好不容易抢救回来,孩子却掉了,而且她再难怀上孩子了。

她那个时候跟丈夫说了,两人离婚,他再去找一个能生养的,得给顾家留一个孩子不是?

但顾长春不愿意。

他说,她是他的妻子,永远都是。生不了就不生了,他们夫妻俩相伴到老,反正顾家也不只有他一个儿子,家里还有老二呢。

乡下还有老三在,顾家缺不了姓顾的子侄。

后来,跟着他一样早早出来当兵的老二顾长鸣,娶了军参谋部明参谋家的亲妹子,一个长年奋斗在地下事业的重庆妹子。

明霞从潜伏的日伪那里,被救回来后,就进入了军后勤部,职务可比他们兄弟还高。

当年顾长鸣娶了明家小姐,算是高娶,明家门第可比顾家高多了。

第二年夫妻俩就生了儿子,就是顾明建。当年是叫顾明健,因为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并不好,夫妻俩给孩子取名叫明健,就是希望孩子健康长寿。

后来随着部队转移,孩子就给寄养在了顾长春妻子顾伯母这里。

在顾伯母的调理下,顾明健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明朗。可以说,顾明健如果没有顾伯母照料,顾明健可能就在那年夭折了。

于是,后来顾长鸣夫妻就把孩子过继给了顾长春夫妻,给他们当儿子。

一开始顾长春夫妻是不愿意的,这可是顾长鸣家里的长子,哪有长子过继的?

但是顾长鸣夫妻俩坚持,这孩子就过继到了顾长春名下,成为他的儿子。

后来顾长春又收养了几个孤儿,就曾经跟二弟提过,要不要把明健再改回到他们名下,被顾长鸣拒绝了。

就此,顾明健就此成为了大房那边的孩子。

至于现在为什么改了名,把“健”字改成了“建”字,那是顾明建当初读书的时候,做过的中二举动。那个时候刚解放,到处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那时刚上小学的顾明建小朋友,就觉得“健”字没建设的“建”字更能体现他的价值,就偷偷给改了。

因为这改名,他还遭受到了一顿父亲顾长春的竹笋炒肉。

顾长春还为此,写信过去向二弟道歉,毕竟这名字可是二弟和弟媳妇取的,如今弟媳妇不在了,这名字也算是一种念想。

那个时候顾长鸣还在朝鲜战场上,收到信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最后全部化为了一声叹息。

再想念,故人已去,只能埋藏在心底。

……

从儿子这,老太太知道了所有经过。

就是省日报社的刘主编,带过来一个朋友,请她家明建吃饭。

说是想认识一下她家明建。

当时,那个年轻人,问了很多有关顾家的事,还问他当年有没有被寄养在乡下过。

她这个傻儿子啊,竟愣是没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还大大咧咧地回答,从来没有过,他一直都在父母身边长大。

顾明建听不出来,老太太又怎么可能会听不出来?

如果当时她在的话,就肯定能够认出来那个年轻人了。

跟孩子他二舅长得像,就极有可能是那个孩子啊。

当年明霞生在战场上,被老乡收养的那个可怜的孩子啊。

后来被接回来,当时顾长鸣在战场上打仗,没有时间,是让机要科科长过去接的。

接回来的孩子,瘦瘦小小的,老太太当时就见过。一看就是没吃饱过饭,被常年饿着长大的。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被小小的孩子惊呆了,有的只是心疼,如果是从小在顾家长大,又怎么会受那样大的苦。

后来孩子长大,慢慢长开了,身子骨也越来越好,长相倒是越来越不像顾家人了。

老太太当时还提过一嘴,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像顾家人,也不像明家人,是不是接错了?

毕竟在乡下,乡下孩子多,又不是亲自去接的,接错了也有可能。

后来那场运动就起来了,顾家也好,明家也罢,因为明霞的事,全被弄得焦头烂额。

不只顾长鸣被调查过,就连他们一家也被查过。甚至有一段时间,顾长春还被革职了。

明家那边更惨,全家一家,都被软禁了起来,根本就不让做任何事。

也就是两个小辈,没有被看住,还能传递一下消息。

因为对这事的怀疑,老太太就打了电话,把顾长春从单位里叫了出来。

顾长春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急急地从单位里赶到家里,却见他的儿子正在院子里,被他妈指挥着锄草和种地。

似乎什么事也没有。

“是老二那边。”老太太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顾长春,“我怀疑当年的孩子接错了,现在这个孩子找过来了,先找的明建,明建这孩子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