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二百四十九章比武招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九章比武招亲(1 / 4)

第二百四十九章比武招亲

魏忠贤本来一直站在朱由校的身边,他的前面是妙相与信王分列两边,而朱由校的另一边则是王体乾。

刚才他与王体乾两人对于兵部的事也不敢胡乱议论,而对于满桂与袁崇焕的将帅不和也好,对于后金之争也罢,其实与他们两人的权力之争都并不重要。

只是刚才说到齐赞元的安排时,魏忠贤本来可以有意见,但却也未发表,毕竟九门守护其实在大明朝的时候还不如在清朝那般重要。

到了清朝的时候,雍正登位时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掌握了京城九门,外不入内不出。

所以后来的九门提督已是从一品大员。

可大明朝的时候九门却一般由内官负责,也就是由太监监督外官,而齐赞元统管三门已经是例外的,朱由校此举似乎是排挤了魏忠贤所掌管的太监内官,既然魏忠贤与王体乾都没有话说,那么其它人就更不会说了。

但由此可见魏忠贤今日来此显然志不在此,所以也不会节外生枝,其实齐赞元守护三门也并不损其权势。

而且对于刚才齐赞元的功过是非之论,竟然是出自王穿之口,这又让魏忠贤心里极不舒服,此时一听皇上问起也是马上就跪到前面回话。

“回皇上,此事涉及本家侄儿与王穿统领大人共同提亲于七公主,说起来老奴也当避嫌,如何取舍选择一切还在皇上,老奴不敢妄议。”

魏忠贤还是先来了个避嫌之说,以体现其做事的公平公正,可他也知道此事拿在皇上手中自然是十分难办。

而这也是魏忠贤试探皇上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体现自己权势的手段。

可此事就连皇上都为难,那么对于其它人来说就更不会多说半句了。

“魏爱卿,刚才朕说过难与取舍,今日来此当就是要为朕排忧解难,若你有什么主意就尽可说来,若是你没有主意,我看朕就与信王协商就行了。”

朱由校知道魏忠贤等的就是他的话,可朱由校也不会由着魏忠贤,意思很明确你要是不说,那这是皇家的事,朱由校与朱由检就可以确定了,而王穿是由朱由检代为提亲的,此就不用多说了。

魏忠贤一听马上又回话道:“是,老奴不敢有议,不过刚才皇上说过两人都是难得的大明英才,非是老奴护短,两人之间还真的是不分伯仲,可既然让皇上为难,那么自然也让两人分出一些优劣来了。

我大明向来有比武招亲的惯例,我看不如就由小侄良卿与王穿统领大人通过擂台比武的方式最后决出胜负如何?”

朱由校一听,却是哈哈大笑起来,这让一众臣子都有些莫名其妙。

当然大家其实都能猜到,若论及才智魏良卿远不如王穿,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就连黄立极、赵南星这种与王穿并不相熟的人本来都准备支持王穿,阻止魏忠贤借魏良卿再攀附皇族血脉的野心。

也明知王穿除了才智之外,似乎从来未见其会什么武技,包括几次遇袭遭难其实都要仰仗别人出手才能保命。

而魏良卿自小习武,又是锦衣卫千总,武功自然不会太差了。

可此时听着朱由校大笑,大家也不敢此时就提自己的想法,只得再候着。

“魏爱卿,你还真是老奸巨滑之人,王穿统领本就是一介书生,若论及智谋相信不会在众人之下,可若论及武功,想来与朕也差不了多少,你如此公然提出比武招亲,到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朱由校还是不给魏忠贤留半分面子,公然说魏忠贤投机取巧。

“回皇上,自圣祖以来,皇族之人皆与守护大明江山为己任,向来所招驸马也都必须文武全才,此也是祖上规矩,老奴也不没有办法,况且若论及才智,此实难有可比的定论。

此时我大明外有强敌,要护卫大明非只是有小谋小算即可,将来若外敌入侵,身为驸马之人当保家卫国冲锋陷阵,这样才能为天下百姓作出表率。

以此来论,老奴才会提出比武招亲之说,还望皇上理解。”

魏忠贤其实早有准备,借着此时外敌的情势来说,马上就让朱由校没有话说了。

若说大明驸马爷只是一个纸上淡兵之人,自己人都不冲锋在前,危急之时那么又有何人能去保卫大明江山呢?

“话是不错,可指挥千军万马也非要懂武功,朕说起来也是不孝子孙了,不仅不通武技,更是玩物丧志了,那么又如何治理这大明天下呢,更又如何保卫大明江山呢?”

朱由校的话此时是说得十分重的,刚才魏忠贤就拿先祖规矩来说事,这明摆着就是不给朱由校面子,也不给信王面子,这两兄弟自小不喜欢习武,一个喜好木匠,一个喜好读书,都不是上战场的人。

听得朱由校此时这般说,大家又都低头不语,知道龙颜大怒之后与魏忠贤正面冲突,那么倒霉的自然是其它臣子了。

而魏忠贤一听自然也是背背脊发凉一阵冷汗,虽然朱由校看似玩物丧志,可魏忠贤才不会真的认为朱由校是可欺之人,若说龙颜大怒,魏忠贤的权势大厦倾覆也是顷刻之间的事了。

“魏九千岁,比武招亲此到也非是不可以,不过是否可以请人代替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