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二百二十九章将帅不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九章将帅不和(1 / 5)

第二百二十九章将帅不和

随着后金兵甲进入夹马谷,两侧山顶很快就进入作战状态,火箭从天而降,早已设置好的机关滚石更是朝着整个山谷奔涌而下,原本寂静的山谷此时声势惊人,后金兵甲一瞬间就乱作一团。

先头进入的一百多人此时已葬身于滚石之下,山谷也慢慢燃了起来,而后面的兵甲则试图冲过此夹马谷,但由于齐赞元的将令只击其头部,所以兵力相对集中,再加上滚石慢慢堆集,后金兵甲来一部分就死一部分,整个像是不怕死,就是要来葬身此夹马谷中一般,与平常的用兵并不相似。

若说这些后金兵甲也非是战场新手,如果是遇到埋伏袭击,在此行动不便的夹马谷内,应该马上朝后撤出,可仅仅不足半个时辰,近一千后金士兵全部欲图冲入谷过。

齐赞元看着这些后金士兵如此不顾生死,心里也是寒意大增,却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说只要冲过此夹马谷就可以长驱直入,而仅仅凭的就是这区区一千士兵吗?

齐赞元虽然疑惑,可此时也不敢轻易放这些后金土兵通过夹马谷。

“撤,全部撤回。”

齐赞元此时还是再次发出将令,虽然谷内还有一些残余的后金士兵在冲关,可为防意外,齐赞元不得不发出撤退的命令,虽然部下的大明将士不理解,明明在占得优势的情况之下得胜方却要撤出,而受阻止的一方却接连冲关,并不后撤,形成鲜明反差,但将令不可违,所以的大明将士依然还是遵守着将令有序的撤出了夹马谷。

……

……

宁远军中大营帅府之内,此时已坐满了大明将士,包括昨夜率军伏击后金一千多人的齐赞元,只是毕竟他只是年轻后辈,只能坐在了最外面。

而帐中端坐的正是大明督师袁崇焕,另一边坐着兵部尚书李延宗。

左首端坐的是一个满脸胡须的大汉,脸上横竖着几条刀疤,样子十分吓人,一身军装到是十分威武,看他是这些将领之中职位仅次于袁崇焕的人,此人就是宁远副帅满桂将军。

而对面首座的是一身穿大明官服的文官,如此看来当是宁远王经略,若说算起来经略就相当于后其清朝时的巡抚了,也是地方大员,宁远经略就是主治宁远各省的行政最高长官,论其职位可不比眼前的袁崇焕与李延宗低,只是他是地方官员,而李延宗是京官。

刚才李延宗已经把皇上的圣旨宣了,此时满桂与王经略都是脸色铁青,气息难平。

对于王经略来说自身到也没有什么,对于宁远边关,自己也不想经手兵事,可却对于满桂被调回京城十分不满。

毕竟满桂之所以会被调回京城,完全是因为此时端坐着的袁崇焕与满桂难容,这才会将帅不合。

所以此时的帅营之中大家都屏住呼息,各有各的想法,却谁也不愿意先说话,更不敢随便议论,看起来袁崇焕平时带兵也是十分严格,所有下属都违命是从。

“皇上的旨意大家都明白了,明日本官就会带满将军回京,想来袁督师,王经略大人、满将军都没有意见吧?”

李延宗此时也是微微一笑却是看着满桂问了起来。

“哼,满某不敢有什么怨言,一切听从皇上旨意,既然此地不留爷,想必自有留爷处,爷也不侍候了。”

满桂也是性格分明,说话更是不给人脸色,说完也是把头扭转一边,连看都不看袁崇焕一眼,更是不屑于看此时脸上十分尴尬的兵部尚书李延宗。

“满将军,皇上说得清楚,是想边关的将士们了,这一次在下虽然来得仓促,却也带了一些皇上亲旨的慰问物品,将军这些年一直固守在宁远边关,你就代表宁远将士们回京城调养些时日,皇上也给将军加官进爵,算起来此当是好事。

想来此时后金大军惧于袁督师之名,一时也不敢来犯,你就放心的回去吧。”

李延宗的话说得客气,可听在众人耳中却又觉得无比讥讽,这话里话外全然是对袁崇焕的褒奖,却是对满桂的暗中折损。

说满桂一直固守着宁远边关,可打败后金的宁远大捷也是去年末到今年初的事,说明满桂就算是守了那么多年,也不如袁崇焕挂帅的这一两年。

而说后金只惧于袁崇焕督师,言外之意就更加明显了,就是说满桂在宁远是可有可无之人,更不提满桂这些年的功劳。

由此来看,这个李延宗是不仅不调合满桂与袁崇焕之间的矛盾,反而处处挑起袁崇焕与满桂的不和一样。

就连袁崇焕都觉得意外,此时看了看李延宗,眼中也是疑虑重重,看起来两人并没有私下沟通,而此时的情形显然是袁崇焕没有意料到的。

“李大人说得有失偏颇,袁某说起来只能算是后进之辈,虽然有宁远大捷,可这功劳都是宁远将士以及经略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满将军守关多年,为我大明历尽血汗抵抗后金功不可没,而宁远大捷他也是主将,若说袁某略有寸功,那么满桂将军是功勋满满,此事还需李大人明查,不可忽视。

这一次皇上调满将军回京,本督师也不回避,此事是由本督与满将军用兵之道有分歧,是由本督向皇上提出的,本督光明磊落也不会在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