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天启1626> 第一百八十章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章往事(1 / 3)

第一百八十章往事

魏良卿一听,眼中闪过一丝诡异,却依然饮了一杯道:“听婶婶的话,似乎当年叔父也深爱着婶婶,可他为何又会去当了太监,这不是有负于婶婶吗?

幸好,有侄儿在,婶婶到也不必有何失落之心。”

秋月夫人一听,到也不怪,毕竟像魏良卿一样自鸣得意的年轻人她也见得多了,更兼之魏良卿如此特殊,是魏家血脉的延续,而魏忠贤本已是太监,也只能靠魏良卿了,所以平时都庞溺着,才让他有了如此傲慢的脾气。

“你说得不错,可你永远也代替不了你的叔父,当年的他不知要比你强几百倍,纵然那时他来京城谋事也是处处碰壁,但却有着非比常人的雄心壮志,要做出一番大业来,不像你有如此好的条件却不知进取,让人失望。

或许这也是富贵权势难与长久的原因,皆因富贵荣华只会让子孙迷失方向,丧失自强之基,并不会让人越发进取。

你的叔父原本与我也算是青梅竹马,他自入我千手门之后,就喜欢上了我,这或许是他的本分,又或许是他自小就有的谋略,依附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而我是他们师傅的女儿,如此条件,他当然懂得。

而且你的叔父在当时的几个师兄弟中是最聪慧的,也是最受师傅喜欢的,人也长得最为机灵,特别是手上功夫,他一学就会,在所有学艺的师兄弟中,他虽然最小,可却本事就大。

而我自然也喜欢像他这种男子了。

当然,最照顾我的还有大师兄董会东,他也一直喜欢着我,可他却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纵然喜欢也只能深埋于内心之中。

后来他们都出山之后,各自到四处打拼闯荡江湖,以博得名声。

董会东去了关东,是因为他本就练就了一身强壮的外门功夫,而且暗器也得师傅真传,到了关东面对那些粗鲁大汉很快就博得了关东大侠的名声。

而你的叔父却独自到了京城,后来父亲要远游隐居也让我独自出山寻找几位师兄弟庇护,所以我也来了京城。

那时还是万历年间,朝中有王公公魏公公把持着,而你的叔父认为若要为国效力成就一番大业,那么只有来京城,权力的中心紫禁城,所以他不屑于去入伍,而且你的叔父并不喜欢读书,他觉得读书人会受书中那些条条规规约束,发挥不出自己的本事。

而当时把持朝政的都是前东林党的一些老权势,你的叔父十分贫困,后来我来了京城之后到也有所改观,给了他一些银子。

而他利用这些银子去了京城的一些赌坊,慢慢的与东林党人的一些富家公子混得熟了,原本是想借这些富家公子靠近东林党人。

可未曾想虽然与这些富家公子熟悉了,但只要提及江湖身份,这些东林党人就会对他不屑于顾,知道你叔父不通文理之后,更是十分瞧不起你的叔父。

这些东林党人哪,他们都自负是读书人,受着孔圣人的教诲却无平等之心,一个个都自视甚高,从来也瞧不起读不起书的人。

可他们不知道,在我大明朝读不起书的人有多少,若是有条件读书谁不愿意读书以考取功名呢?

这些读书人不读书还体贴百姓,一旦读了书就越发看不起比自己弱的人,读与不读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不知道那此读不起书的人非是不想读,而是读不了。

当然你的叔父与东林党人接触也非是什么也未学到,他虽然未读过几年书却懂得观人察事之术,虽然受之瞧不起,但也懂了东林党人做事的规律,处事的方法方工,懂得他们的长处,也晓得他们的短处。

后来也才在天启年后逐渐清除了东林党,打败东林党人,这就是你叔父与人不同之处,取人之长,攻其之短。

而他当时也因此认识了太监魏通,魏通对于你叔父十分欣赏,一直想拉你叔父入伙。

可太监虽然靠近皇上,靠近权力的中心,但却也有局限,若想让你的叔父进宫,那么只能是太监,或者是考取功名。

而你的叔父一开始拒绝了魏通的好意,一开始的时候也因此更加不得意。

后来董会东因为我到了京城,他也从关东来了,那时的董会东名声在外,到也得一些富家权势的欣赏,反而比你叔父混得更好。

一是因为董会东为人直爽,颇有大侠风范,也不负其关东大侠的名声。

而你的叔父原本也是一个江湖高手,可你的叔父却并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展露他的本事,他觉得这些本事是他最后的本钱,不可轻易示人,让人知道其底细就如同赌钱让人知道了自己的底牌一样,而这就是两人的区别。

只是后来婶婶夹在两人之间也难与取舍,而你的叔父虽然深爱着我,可他却想成就功业之后再娶我。

而董会东呢,则并不眷恋权势,只想着与我在一起远走江湖,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那时你叔父依然游走于丝紫禁城外,而董会东则多有时间陪着我,为了不让董会东误会,我告诉了董会东,我喜欢的是你的叔父,而非是他。

如此一来,这反而刺激了董会东,让董会东觉得是我有负于他,而他对你叔父也不服,两人也曾多次比试,可毕竟师出同门,两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