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乡村中医李茂阳> 第469章:舌诊的详细辨证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章:舌诊的详细辨证法(1 / 2)

“首先,欢迎各位来自本省各地的中医界精英……”

彭宝成开讲前,先由樊诚音就组织这次培训会的目的、过程,以及教授老师和学员等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又对彭宝成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又点了下名,上午的课就开始了。

“各位中医界同仁,”彭宝成上了讲台后,在黑板上打出了ppt,“今天我讲授的题目是望诊技巧初探。

在讲之前,首先要说明,这次的讲授,或者只能说是一种抛砖引玉的交流和沟通吧,只是我本人在长期的中医诊疗实践中,对中医望诊学的理解,以及我自己收获的一点儿微不足道的经验。

如有讲的不足或者有疏漏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接着,他就开始正式讲授了。

……

彭宝成这上午课的讲授内容,包括观察病人的形体、面色、舌体和舌苔,并没有涉及更为精细的眼诊、太阳穴诊等内容,所以,大体来说,也只是一堂中规中矩的讲授。

他所谓的个人的东西,并不太多。

而他的个人的东西,其实才是李茂阳最需要听到的东西。

不过,同样的东西,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份量自然是不同的。

彭宝成作为一位诊疗经验极为丰富的名老中医,虽然讲的东西普通了点儿,但都是他自己多年来在诊疗实践中验证了的东西,所以,李茂阳对他的这一堂讲座,依然是十分看重的。

一边听讲,一边结合他自己对望诊的一些理解,他给彭宝成讲解的内容拉了一条线。

李灿阳见李茂阳一边听着,还一边在一个新笔记本上做着笔记,就有些不以为然地低声道:“你不是还专门买了这录音器录着音吗?那还做什么笔记?”

这么说着,他凑近李茂阳细看他的笔记,发现他也不是在记笔记,却好像在结合彭宝成讲的,在思维发散般地整理着自己的思维。

形体方面的望诊,李茂阳没有拉线,仅仅像默写般地写了一段来自《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话。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按俯,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这只是一段默写,没有什么稀奇。

还有对面色的诊断,李茂阳也只是默写了一段《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话,并没有拉线。

“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在舌诊方面,李茂阳却是拉了一条线。

舌体老=邪气实。

舌体嫩=正气虚。

舌体胖大=津液壅滞。

舌体瘦小=水津亏损。

舌体红色=邪热入血,热煎血稠。

舌体澹白=血虚或气虚。

舌体紫暗=体内有瘀血。

舌体萎软颤动=气血虚损。

舌体强硬、歪斜、吐弄、短缩=中风,经脉挛急。

舌纵不收=经脉松弛。

以上为舌体。

……

以下为舌苔。

正常情况:

白苔=寒;黄苔=热;黑苔=寒或热。

异常情况:

苔白+舌上津少=热。

舌体澹胖+苔黄不一定就是热。

正常情况:

舌面无苔或者少苔=津液虚少。

舌面苔厚或者苔腻=津液郁滞。

异常情况:

舌体澹胖+舌面无苔=阳虚。

……

卧槽!李灿阳看得一阵咋舌,短短时间,李茂阳竟然把这关于舌诊的情况写了足足有一千多字!

他正想拿起手机给拍个照,李茂阳却拍开他的手机:“只能手抄!”

李灿阳无奈,只得赶紧动手抄起李茂阳这些思索的成果来!

抄完了,他皱起眉来低声对李茂阳道:“这些东西,我平时好像也能零散地这里那里见到一些,你是怎么给总结出来的?”

“看病看得多了,思索总结吗。”李茂阳平澹道。

他此时心里其实有一阵窃喜,李灿阳刚才抄他的笔记,系统把这给算在他宣传中医上了。

还为此给他奖励了35分!

看来这点舌诊的东西价值很大的!

……

两人正这么说着话,他们前边两排突然传来奥哟一声!

是两个进来“试听”的二十多岁男生,坐在两把相邻相接的椅子上斗\/屁\/股,一个屁\/股一扭,把另一个给撞到地上去了,扭着了腰,爬不起来了。

教室里顿时发出了一阵笑声!

讲台上的彭宝成停下了讲课,皱眉看着这边。

樊诚音也看着这边,还看了李茂阳和李灿阳一眼。

那周围的几个男生很明显都处理不了这种突发状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