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赤心巡天> 第一百四十章 这是什么兵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这是什么兵法(2 / 3)

的头颅,运足道元洪声喝道:“尔等统帅大王--”

喊到一半,他扭头过去,随意捕捉了一名海族的视线,赤眸澹漠:“什么王

那海族战士结结巴巴地道:“蝙_蝠山王。”
话音才落,已目流血泪,坠尸浮空。

“蝠山王!”
姜望接续道:“蝠山王已死!杀他者齐国姜望!欲求一死不可得者,且上前来!”

他的衣角飘飞,他的剑气咆孝。

他的声音震动四野,而竟化作雷霆,在海族残军中肆意轰杀!

没有结成稳固的军阵,没有核心领袖,没有能与姜望相抗一合的强者。

在这样的境况下,姜望走到哪里,海族头颅滚到哪里,根本没有抵抗能力。巡回几合后,仍然占据数量优势的海族大军,就已经崩溃!

浮岛守军亦在这时候发起了全面反攻。

姜望随手将蝠山王的头颅扔到甲板上,声极澹然:“吴将军,兵书有云,擒贼先擒王!”

这是回应吴渡秋的那一句请教。

吴渡秋先前乃是春死军正将,在笃侯曹皆麾下征战,很得欣赏。也算是军中俊才,兵法不可谓不通。来迷界驻守一岛是为了历练自己,寻求神临之机。

毕竟天人之隔不迈过,将职之上亦关山难越。如已故的重玄老侯爷那般用兵如神,历次大战无一失手,屡建武勋,还能一手教出名将重玄明图的....毕竟只有那一个。

不成神临,在大战场上很难自保,军职上正将也基本到顶。

重玄老侯爷便是有那般传奇的经历,更有重玄家的支持,也一直未能执掌秋杀,引为一生之憾。

他吴渡秋若是能够成功神临,他日回归军中,陈泽青大帅也会给他留位置,他更是可以跟随笃侯去天覆军中任职。

以他的眼光看来,“擒贼先擒王”这一句,直指问题核心,当然算得兵法精要。

但要说此言为兵法之最,实在没什么道理。可看着眼前瞬间逆转的战局。

看着完全崩溃了的、四处逃散的海族战士。这话又太有道理!

冠军侯常说"大道本真,斩妄见性”,兵法难道不是也如此吗?两位绝世天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吴渡秋沉默了半晌,由衷地道:“侯爷好韬略!”

余音未落,飞云楼船遍生炽光,已然撞进了逃散的海族群里,弩箭、撞角、长枪、军阵秘术.....这台为战争而生的军械,开始大肆屠戮!

在彻底混乱的战场上,有一道电光倏忽飞转,杀戮无数后,掠至姜望身前,化作一个高瘦中年男子,当头拜倒:“莫世仪见过武安侯!大恩难报,涕零不知所云!”

吴渡秋是辛酉第一浮岛的副岛主,

此岛岛主莫世仪,乃齐国白止郡莫家的第一高手,亦是辛西区域人族的唯一一个神临修士。

因为迷界的特殊性,他反倒是不太被人们知晓的。

白止莫家现在最有名气的,当属年轻一代的莫连城。其人亦为俊才,当初黄河之会开始前,一度在民间呼声甚高,不少人期许他代表国家出战黄河之会外楼场。当然,其人与重玄遵发生冲突后,每遇重玄遵必绕路而走的故事,也常被巷议。

吴渡秋作为重玄遵的朋友,与莫世仪在一起共事,也有人会觉得,或多或少有些尴尬。但辛酉浮岛遇险时,莫世仪留岛坚守,吴渡秋突围求援,各无怨言,各自搏命.....无疑是袍泽相宜的典范,亦算得齐军英雄风气的体现。

海族王爵无弱者,能在迷界镇守一方,与海族王爵对峙的,自也弱不到哪里去。如丁景山,如莫世仪,都是可以挤在强神临的分界线上的。

同为神临,对姜望执礼甚恭。拜的是援救浮岛之情,拜的也是国侯之尊。姜望一把将他扶起来:“袍泽必救,无需言谢。”

他的目光在浮岛上横七竖八的人族尸体上扫过:“不如多斩敌颅,告慰英灵。”

“竖旗!”
他如此喝道。

正在肆意冲杀的飞云楼船上,转轮启动。桅杆上升起一面大旗,迎风飘扬,紫面赤字,刺曰“武安”。

此时楼船之上,有两杆大旗飘扬。一旗经纬,代表大齐。

一旗武安,代表姜望。

“莫岛主,你暂时还不能休息。”
姜望道:“请引精兵,带本侯坐舰,前往第二浮岛,援救彼处。”

莫世仪礼道:“末将领命!”

旋即飞身而走,召集能战之兵。

方元猷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见侯爷实在没有亲自带兵的意思,也只好指挥飞云楼船,跟着莫世仪走。

明明强弓劲弩大船重兵,甲士训练有素,兵阵精熟强大....到哪里都算得强援,怎么在侯爷旁边,就总有一种累赘感呢?

动不动离船而走!

“吴将军!“姜望又道:“还请你带一下路,咱们去第三浮岛看看情况。”
辛西区域应当没有第二个海族王爵,有的话早就出现在第一浮岛外了。此时的辛酉第二浮岛不知是否失陷,但驻扎彼处的海族军力,肯定是挡不住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