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1 / 2)

青锦赛结束,各个队伍立刻带队回省修整。这些还在上初中的孩子除了有训练任务还有学习任务。

其实在这个龙城周期之前,国家队并没有很重视这些运动员的成绩,转折点在04年单项世锦赛。

04年单项世锦赛,一位选手因为比赛时不会计算难度动作,丢了特定,最后没能拿到金牌。

后来教练组在队内进行了测试,大部分选手只记得教练教给自己的那套动作,既不会计算难度分,也不知道随机应变补特定。

龙城奥运会可是家门口的奥运,这些运动员代表的是华国的形象,到时候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肚子里没有墨水,很容易被带节奏。

当然重视文化课,也是出于对运动员自身的考虑。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保送体育类大学,本科还要读六七年才能毕业。重视文化课也是给运动员毕业多一条路子。

欧瑾重活一辈子,更是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上一世的欧瑾有点恃“才”而骄,认为自己是国内不可多得的跳马人才,退役后即使当个体育老师也不错。

后来证明欧瑾错了,她本科虽然没有延毕,那也是因为学的体育教学专业,老师放水。后来她再想往上走,考国际裁判,进技术委员会却是寸步难行。

直到欧瑾重生前,她才将将考过四级裁判,离能进技术委员会的一级裁判资格还差十万八千里。

一般来说这些选手上午和下午进行专业训练,晚上集中补习文化课。练习了一天,每个人累的连气都喘不动,更别说听课了。教室里散发着酸朽的汗臭味儿,大家坐的东倒西歪,哪有人愿意听讲。

这里面只有欧瑾是个异端,上课时不仅非常认真记笔记,而且还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以前老师给这帮运动员上课都是照本宣科,学生乐得自在,老师乐得轻松。

一节英语课下课,欧瑾拿着上节课的笔记去问老师,老师这才发现上节课关于定语从句的语法讲错了。这算是给这个老师敲了一个警钟,不敢小瞧这帮学生了。

下课叶梓懿悄悄问欧瑾“瑾瑾姐,你怎么一点都不累啊。”

欧瑾仿若献宝一样从桌斗里拿出一瓶风油精“我又不是机器人,我肯定会困啊,困的时候就拿这个抹太阳穴,我也给你拿一盒。”

“谢谢瑾瑾姐,可是我们运动员,成绩过得去就行了,我们又不中考和高考。”

既然叶梓懿叫一声姐姐,欧瑾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两句“我有一个亲戚退役运动员,因为英语好就去了国际体联,我也希望以后有这样的机会。”

叶梓懿懵懵懂懂,她并不想要去国际体联。

欧瑾接着讲“而且英语是国际语言,我们出国比赛都用得到的。”

说到出国,叶梓懿露出了憧憬的目光,似乎听进去了欧瑾的话。

两个小姐妹课间还没说够话,上课铃就响了。看叶梓懿开始记起了笔记,想必欧瑾的话还是有用的。

全锦赛结束还不到半个月,叶梓懿转籍到龙城队的手续就办下来了。

小姑娘哭成泪人向欧瑾告别。欧瑾倒是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倒不是因为她冷血,而是知道暑训的时候还会再见的。

果然不出欧瑾所料,六月暑训名单下来,她和叶梓懿的名字都在其中。为了加大选拔力度,青锦赛获得奖牌或者特别有潜力的选手都被列入了名单。

被列入名单的除了选手还有各省抽调过去的优秀教练。

沪队借调给国家队的晏菊,是平衡木和自由操编排的好手,在做教练之前曾是女子体操一级国际裁判,熟知各周期规则。

龙城队的高低杠教练徐逸秋,就是举荐叶梓懿转籍的那个教练。徐逸秋做选手时成绩不算突出,但是带学生很有一套方法。

同时被借调的还有江汉省的贺友龙,和去年才办理退役的男队跳马世界冠军龙政。

这次暑训被安排在了春城昆阳,这也算是为今年十一月的世锦赛做准备。05世锦赛定在了西班牙的瓦伦西亚,这里被誉为地中海的明珠,气候湿润,四季如春。

客车到达集训基地停车场,选手们背着行李排队,等着安排房间。

标准间两个人一个房间,同省队的选手会优先分配到一个房间。国家一队的选手则是一个人一间,欧瑾和偶像宁夏住一个房间的梦便破灭了。

好在欧瑾的室友也是熟人,来自湘江,现在代表沪队出战的邵招娣。

这次集训主要是按项目分组,跳马和自由操组的教练都是龙政,自由操的编舞则是国家队的晏菊,平衡木晏菊和徐逸秋,高低杠组是贺友龙和徐逸秋。

虽说是按项目分组,可是教练组还是想选至少三项够用,一项顶尖的选手,这样的选手上奥运的几率更大。组内有几个人可以上奥运,事关教练的荣誉和退休待遇。

龙政是想要欧瑾去跳自组的,但是欧瑾自己想去平衡木组。跳自这种东西重点在于技巧的掌握和悟性,这些东西,欧瑾前世已经接受了足够多的训练了。

现在她的四项里,高低杠暂时没戏,高低杠组也不会要她,而平衡木的编排和木上技巧却又很大的提升空间。

晏菊也很乐意欧瑾这样的跳自拔尖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