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到来(1 / 2)

如果按照时间计算,梁国和大楚有所往来还是七年前的事了。

五年前本定下了出使一行,却因为国内政局动荡而搁浅。

这次出行却竟是连招呼都未曾打一声,便直接派了使者出发,大楚这边得到消息都已经是梁国使者出发十日后的事了。

楚宣帝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不清楚这梁国新登基的君主葫芦里卖着什么关子。

古往今来,两国之间的邦交什么时候变得这般随意了?

梁国就连正式的文书都未曾下,就急急地派了使者出行,仿似两国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楚宣帝确信大楚与梁国,正如大楚与齐国一般,都已经有七年未曾往来了。

反倒是齐国与梁国之间这些年争斗不断,虽然未曾爆发正式的战争,却也是小动作不停,两国边境骚扰不断,三年前更似乎是心照不宣地断绝了官方的商贸往来。

也正是因此,在两年前接到梁国国君正式的出访文书时,楚宣帝便猜测梁国也许是因为近年与齐国关系紧张,且国内物资贫瘠,资源匮乏,许是与大楚寻求商贸合作与友好邦交。

当时他便召集内阁与六部心腹,就梁国来使一事商讨了许久,急匆匆地从避暑山庄赶回长安,为的就是为这一有可能实现的友好邦交作准备。

毕竟如今三国鼎立之势良久,哪怕大楚近年主张休养生息,但也防不住另外两国似乎愈加硝烟弥漫的气氛,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只是当年的准备因为梁国内乱终是成了一场空。

近两年间,便听说梁国新上任的君主似乎比起上任君主更是独断专行。

甫一登基,便以雷霆手腕处理了朝中绵延数十年之久的贪腐乱象,在国内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应的,集中精力于国内,也缩小了与齐国发生冲突矛盾的频率。

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追求和平的良善之主。

而两年之后,在这位新任君王在国内彻底站稳脚跟之际,楚宣帝也设想过对方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却没想到,腾出空来,对方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如上任君主一般派遣使者出使大楚?

这未打一声招呼便顾自出使的操作着实是让楚宣帝气笑了,偏偏梁国皇帝后补上的正式文书却又颇为正式尊敬,一时也让大楚摸不清这一行是敌是友。

不过无论对方是何来意,大楚也不会惧了对方。

只是俱提起来十二分的精神,毕竟这是大楚与梁国时隔七年的第一次接触,这次出行怕是就将奠定往后几年三国之间的局势了。

因此,无论是楚宣帝与朝中大臣,亦或是皇后,都一时忙碌了起来。

楚宣帝与朝中大臣是已经在就梁国使者到来后双方要商谈的具体事宜作讨论,皇后则是要负责接待梁国来使的宴会。

索性,按照两国之间的路程,再过半月,这梁国使者便也应该到了长安了,时间也不宽裕。

于是,楚昱第二次欲进上书房的计划破产后,楚宣帝与皇后也就头几日关心头疼了片刻,后便马上因这梁国使者来朝一事吸引了注意力,哪还顾得上小儿子小小的开蒙之事?

反正,小儿子都说了现今一见书都晕,难不成他们还能派人一刻不歇地盯着小儿子不让闭眼么,便索性让他先休息一阵吧。

待接待完梁国使者一事后再做决断。

本来还想着如何应付便宜爹娘的楚昱倒是不妨有了这意外之喜!

偷得一日是一日,接下来一段日子没人管着,他是可以过一段松快日子了。

不过,倒也对半个月之后即将光顾长安的梁国使者感到好奇,他马上就要见到外国人啦!

现代社会,外国人因为外貌上的区别明显,多是一眼就能分辨清楚了,这古代的外国人却也还是中华子孙。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不知这梁国人与大楚会有何区别。

毕竟是他不出意外将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他还是希望自己所在的大楚能够永远和平安康的,那邦交关系就相当重要啦。

虽然他还不是很明晰当下世界的局势,不知道两国之间关系如何,但还是不由感受到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虽然楚宣帝与皇后不会将这种情绪表现在他面前,但肉眼可见的两人、包括太子与大皇子都忙了起来,他去寻两个哥哥玩耍时,竟也经常落了个空。

好在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约莫过了十多日,楚昱便听说梁国使者已经到了大楚境内,现下已经在长安驿站内落脚,便待楚宣帝召见了。

第一次召见梁国使者,楚宣帝也不想在太为正式的场合,便定下了明日夜间在皇宫内举行晚宴宴请梁国使者,为其接风洗尘。

一是表达大楚对梁国来使的善意与友好。

但这样的场合又不是非常正式,正好体现出我欢迎你来作客,但我也并没有将你太过放在心上重视的感觉。

二是在晚宴这样的场合,更适合打探出对方的来意与善恶。

一般来说,两国邦交,其目的与态度如何在接风宴上便可表现出来,这也方便大楚调整对对方的态度。

而晚宴正是皇后一手操办的,接风宴虽不太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