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滨江警事> 第1049章 技术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9章 技术难题!(2 / 3)

“现在没什么变化,等过几年变化就大了。”

“这儿要开发,要建大码头?”

“航运学院要搬到开发区去,等正在建设的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老校区就要被市里卖给开发商搞房地产,这个码头也要卖给一家大企业。”

航运学院码头有一个大仓库,只见一辆军车和三辆地方牌照的轿车停在仓库门口。

韩渝刚停好车,海军干休所代政委兼滨江海军预备役防救船大队政委冯青山就从仓库里迎了出来。

“韩局,胡教授、刘教授和夏老师、王老师都在里面。”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韩渝话音刚落,冬冬赶紧上前立正敬礼:“冯政委好!”

冯青山举手回了个礼,忍俊不禁地打趣道:“这不是飞行员么,你怎么也来了?”

“我舅舅带我来的,冯政委,我还不是飞行员,我现在是飞行学员。”

“等毕业了就是飞行员,我对你有信心。”

冬冬是98抗洪抢险时突击队年纪最小的战士,冯青山对他印象深刻,拍拍他胳膊,带着他和韩渝一起走进大仓库。

滨江航运学院航海系的夏老师、王老师,防救船大队参谋长钱世明、政治处主任秦卫全,隆盛船业的“少东家”杨斌和总工程师黄运喜,陵海水下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庞兴敏,正跟冯青山从海军工程学院请来的两位教授,参观一个巨大的、锈迹斑斑的救生钟。

韩渝跟两位教授寒暄了一番,问道:“胡教授,刘教授,你们之前有没有见过这家伙?”

“别看我们是搞装备研究的,可这家伙我们以前还真没见过。”

“感觉怎么样?”

“七十年代研制的装备,而且是摸着石头过河研制的,不看图纸和参数都知道技术不够成熟。”

胡教授话音刚落,刘教授就蹲下身摸摸救生钟下沿,凝重地说:“密封性直接关系着安全性,能看得出来,这家伙的密封性堪忧。”

“黄工,你怎么看?”韩渝转身问。

陵海水下工程公司的总工程师庞兴敏犹豫了一下说:“水下对接全靠潜水员,体积这么大,重量肯定不会轻,想靠潜水员在水下调整位置和角度难度不小。如果在江里对接还好说,但要在风高浪急的海里对接,能安全对接上真是一个奇迹。”

“尽管这个救生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它填补了海军援潜救生装备的空白,至少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韩渝走上去抚摸着锈迹斑斑的救生钟,接着道:“相对水面和水下舰艇,升级改造援潜救生装备的迫切性要靠后,所以我们才有机会承担如此重要的研发任务。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援潜救生项目很重视,之前答应我们的两百万经费已经到账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冯青山微笑着补充道:“胡教授、刘教授,各位老师老总,除了市里支持的两百万,我们大队也筹集了五十万资金,东海舰队首长更是从宝贵的军费中挤出了二十万,打到了我们干休所的账上。”

有经费就好办!

胡教授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科研项目,不禁笑问道:“韩大,冯政委,你们打算怎么升级改造?”

“这个救生钟只是样品作为参考,它已经服役了近二十年,不具备升级改造的价值,我们打算先在其基础上进行设计,等设计方案出来进行论证,最后再建造。”

“大概思路有没有?”

“有。”

韩渝结合当年参加转运大鲨鱼的经历,以及这半年收集的各方面资料,简单介绍了下升级改造的思路。

比如在新型救生钟上加装水下电视监控系统,同时在母船上加装水下测绘设备,利用这些年涌现的新技术,尽可能减少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量,进而降低援潜救生危险等等。

救生钟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放到水下,扣在发生故障的潜艇上方,利用密封技术与潜艇上方的舱门进行对接,然后打开舱门对困在潜艇里的艇员进行救援。换言之,只需要解决密封问题。

相比之下,怎么才能在恶劣天气下,让救生钟安全与潜艇对接才是难题。

两位教授一致认为防救船大队的思路没问题,正看着图纸和实物讨论,韩渝补充道:“差点忘了,我们正在研发的新装备,将来不只是要承担援潜救生任务,也要能承担救援失事民用船舶的任务,所以要考虑到救生钟能与货轮或客轮的船体对接,并且救生钟内部要具备对失事民船的船体钢板进行切割的能力。”

“军民两用?”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新型救生钟研制出来之后,海军这边可能几十年都用不上,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装备闲置。而且,市里也出了研发经费。”

“韩大,如果只是救援潜艇,新型救生钟的设计要容易的多,毕竟海军现在装备的潜艇就那么几个型号。想让它军民两用,那这个设计难度就高了。且不说民船的船型多,就是同一条船,船底和侧面船壳的弧度都不一样。”

胡教授很认同刘教授的观点,强调道:“甚至连船底前部、中部和尾部的形状、弧度都不同,想让救生钟像章鱼那样牢牢的吸附上去不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