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空间农女之神秘夫君宠上我> 第238章 借鬼说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借鬼说事(1 / 2)

农历十月,也是冬天的开始,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这个节日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教,感游衣于汉纪,成献报于礼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大卫朝便推移到十月,日期据地方而定,青石镇因着地处南方,气温相较北方冷的晚些,寒衣节一般定在十月末。十月末对青石镇的农民来说,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便是家家户户张罗着给祭奠祖先。

针对那天中菊儿说钟巧儿的那些话,云君墨一直在苦思化解的办法,在得知这个让人民怀着敬畏之心的节日后,皱了几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吩咐云卷去找一个白发苍苍,看着颇有仙风道骨的老妪,然后跟钟巧儿提起自己的打算,“你的改变不找个让大家信服的理由,终究是个隐患,所以咱们在那十月底的祭祀节,在这村里墓地最多的地方,演一出老仙翁和小徒弟的离奇故事,让大家看。”

钟巧儿知道这些天,云君墨一直为那天钟菊儿那些话,可能给她带来的麻烦担忧着,也一直都在想办法。她其实没觉得这事儿有多严重,毕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些人真要把她当妖怪,断不会到现在还没动手。

但云君墨如此将她的事放心上,她心里受用得很,更何况还有一出戏可以看,钟巧儿完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怎么个离奇的故事,说来听听。”

看她没将做这件事本身的目的,放在心上,却是对故事上了心,有些无奈,“怎么是这么个小孩心性?!”

无奈的语气里,是满满的纵容,任谁都听的出,说话之人对她的感情。上辈子的钟巧儿是个没恋爱经验的,她不知道恋人之间在一起,是个什么感觉。所以,无从判定云君墨现在对她究竟是个什么感情,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她喜欢被云君墨这样宠着的感觉,“那人家本来就是小孩子,不是吗?”

“是是是,咱巧儿丫头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还是个让他惦记,让他记挂的小姑娘,“说是离奇的故事,其实也简单,就是让我找来的人,扮演你半年前拜的师傅,说上几句训导你的话,让大家相信你的改变,是你那仙人一般的师傅给你带来的。”

云君墨这个法子很明显,是利用人民对祖先的敬畏之心,让他们相信,在老祖宗的地盘断然不会有人说假话欺骗人,从而让村里的人坚信,她的改变是她那临时师傅给她带来的,而不是钟花儿姐妹口中的妖怪,在兴风作浪。

想通这一点,钟巧儿对云君墨竖起了大拇指,“简单粗暴,好办法!”

这事情既然要做得隐秘,自然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云君墨担心她对家人没心理防备,还特意交代她,不要跟李氏说这事,也不要钟三郎说,就他们两个并云卷知道就行。

钟巧儿可以肯定,钟三郎就是知道这件事,也绝对不会往外说下,因为云君墨担心的这件事,也是钟三郎担心的,只是他没让云君墨这样,想着把这隐患彻底给解决。当然,她知道云君墨和钟三郎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某种敌意,所以这话她只在心里想想,没打算往外说。至于李氏会不会泄露这事,钟巧儿就不那么肯定了,所以李氏那边她也赞成不要说的。

云卷是个办事很有效率的人,第二天就带回一个童颜鹤发,看着仙人一般的妇人。云君墨的人钟巧儿很是相信,也没问人的来历,只按着跟云君墨商量好的,跟这妇人串了几句口供,就由着云卷带着人去安排了。

后溪村有块专门的墓地,那边主要是村里的三大家族,钟家、李家和柳家的墓地,每年十月二十八这天,这三大家族的子弟都会到这里扫墓。当然以往他们二房是没机会出现在这里的,但如今他们二房的日子,今非昔比,自然有他们的机会。

这天一大早,钟巧儿就跟着李氏收拾了要带去祭拜祖先的东西,然后洗漱完连早膳都不能吃就带着东西前往墓山。饶是钟巧儿觉得自己已经够早,可他们到达的时候,墓山那边已经站着很多人,钟巧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