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铺路(1 / 2)

“配色均匀,针脚密集,过渡自然,用的是滚针的创新手法,几岁大的孩子,绣出如此绣品,的确是个了不得的姑娘。”周氏非常中肯地评价道,“世伟的姐姐,是个做生意的好手,妹妹是个刺绣好手,他本身书读得不错,这李家一家都不错。”

“他们三兄妹不止才情不错,品行方面也都很不错呢。”

钟巧儿一家和李世伟一家的渊源,周氏多少有耳闻,对李家一家人的做法,她非常佩服,“能不忌流言,坚信自己看人的眼光,的确难得。”

“所以这人与人之间的亲近远疏啊,它不能简单靠血缘关系来评判。有些时候,不相干的人比所谓的亲人,对你更照顾。”

刚才跟云君墨说了类似的话,如今就从周氏嘴里听到,两人有着如此相似的想法,也难怪两人短时间内,就能处得跟姐妹一样,“我也正是这个想法呢。”

钟巧儿没去打探过周氏的过去,但从周氏平日里的言谈中,不难看出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云君墨也告诉过她,那双面绣是纹绣院不外泄的一种绣法,绣出来的绣品更是只供宫廷御用。又有这两夫妻跟杨伯的关系,很明显周氏两夫妻,跟朝廷或者说跟宫廷,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这么些身份特殊的人,流落到这个小地方来,也不知道这些人身上带着的秘密,会不会给将来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但接触下来,她觉得无论是周氏两夫妻,还是杨伯都是值得结交的人。

她没想过为了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去疏远这些人。

反正人生吗,未来是要顾,但不能为了未来,就不顾现在。

她这辈子的人生信条是:瞻望未来,活在当下!

周氏很久没找到一个,这么聊得来的人了,所以每次跟钟巧儿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生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你要是早生个几年,我就个你义结金兰了。”

“现在要义结金兰,也可以啊。”多数时候钟巧儿都会忽略现在的年龄,说话做事带着上辈子一个即将三十岁女人的套路。所以,周氏说要当姐妹淘,她一点违和感都没。

“我倒也想,但回头你家三哥要进知味书院,咱们这要是义结了,到时候这辈分的事,咱们自己不介意,却会被人诟病。所以这个想法,只能停留在想的上面。”

钟巧儿也知道,他们女人做什么,是关系不大,可却事关男人。她真跟周氏义结金兰了,回头她三哥钟三郎再拜师,的确于理不合,在这礼制大于天的时代,只能照着这个时代来了,“不过,处得来,也无须拘泥于何种关系。”

“可不就这个理儿。”说着周氏把绣屏上最后几针,收了尾,然后把绣品拿下来,“你传授的绣法第一件绣品,送你。”

钟巧儿刚就很想开口,但顾忌到这是周氏第一幅绣品,怕她舍不得,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她主动提了,“知我者,你也。”

“东西送你可以,不过咱们事先说好,这局限于你自己收藏,不可转手她人,最好也不要让人看到这东西,知道吗?”把东西递给钟巧儿,周氏很认真地叮嘱。

“我一定拿回家,压箱底,不拿出来用。”她要这个东西,只单纯想看这个跟外婆多少有关联的东西,偶尔回忆一下外婆而已,本就没拿来用的打算。

见钟巧儿一脸肃然的样子,周氏反思自己是不是闹得太严肃了,“那也没严重到这种程度。”

“不瞒你说,这针法是我因缘际会得来的,要这个东西,只是想缅怀那个人。”

上辈子将近三十年的人生里,唯一给她温暖,唯一真心疼爱她的人,无论在这里多么幸福,钟巧儿都不想把她忘记。

周氏也知道钟巧儿身上,有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否则就一个农家姑娘,再厉害也不可能得到杨伯和她夫君的青睐。但就像她有不能外外人道的秘密一样,她没想过去打听。

她知道钟巧儿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他们两人能处得好。

听她说要缅怀一个人,她不免劝说,“最好的缅怀,便是你自己学好她教你的这门技艺。”

“还是算了,我不想跟自己的手指过不去。”

上辈子她外婆,不是没让她学过刺绣,可说她是刺绣,还不如她那是扎她自己的手。后来,她外婆实在舍不得她那双手,见日里被扎得都是血,最后只能放弃把她培养成她传人的想法。

见她一副敬谢不敏的样子,周氏很是扼腕,“我一直想找个合眼缘的人,把我这一手的技艺传给她。这么多年下来,难得碰到你这么一位,你竟然不学,真是可惜了。”

“不是我不学,而是为没这天赋。”否则,这种能陶冶情操的东西,她也喜欢。

“你真想收徒,也许我刚跟你说的李秋秀合适。”

她刚刚特意提到李秋秀,也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她看得出来,李秋秀真的喜欢刺绣。

周氏这才记起,刚刚钟巧儿提过这么个人,“你存在感太强了,一根你聊起来,我就把其他的人和事都忘了。”

“好吧,以后我尽量低调点。”女人其实是个很感性的动物,聊起来别说一个她才提到的人,估计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丈夫,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