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麻烦上门(1 / 2)

两人肚子都饿了,而且怼人怼久了也没意思,杨伯说完那些话后,两人便离开了品香阁。钟巧儿对这品香阁的东家,有些好奇,那人是何方神圣,便开口问杨伯。

“那就是个半大的孩子,却能将品香阁做到遍布大卫国,成为当今圣上名副其实的钱袋子,是个很有意思的小子。如果那朱掌柜把眼下食天地的情况,如实报给他,他一定第一时间赶过来。到时候,绝对会缠着你不放,你做好心里准备。”

“干嘛缠着我不放?”

“问你要辣椒,问你如何想出这火锅子这样的饮食方式。总之,这是个痴迷吃食的人,遇到新鲜的吃食,你就是让他当儿子,他都愿意。”

钟巧儿对杨伯这些话,没多大兴趣,倒是这杨伯对他的态度,她比较感兴趣,“士农工商,商人自古不都被当成最没地位,最得不到人认可的,怎么杨伯听着像是很推崇这人?”

“历朝历代的确不怎么重视商人,不过咱们这大卫朝由于国政的原因,每年都要送好多银子和绢布给周边国家,求得边境的暂时安宁。国库就是再充裕也不够用,便提倡庶人多经商,这样国家可以多收取商税,充盈国库,商人的地位因此提升了不少。”

“最明显的便是除了商人本人,其子孙或者其他亲属都能科考,眼下朝廷就有不少官员是商人后代。”

一听钟巧儿越发觉得,这大卫朝跟宋朝类似,因为中国史上也是宋朝开始,不限制商人参加科考。如此一来,她原先担心的事,便放回肚子里,“我原先担心从商影响子孙后代,甚至影响兄弟科举,犹豫要不要我大哥跟着一起经营这食天地。如今听你这么说,便是不用为这事担忧,那就没什么好顾忌的。”

钟二郎习武,按钟李氏的计划,回头等他再大点,就让他去投军。钟三郎上学堂走科举,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唯独这钟大郎,做什么都不好整,如今有杨伯这番话,只要钟大郎自己愿意,出路便在眼前。

如此一来,三兄弟一人从商、一人从军、一人从政,搁现代这可是非常牛叉的组合,在这古代也许不如现代来得厉害,但也绝对不差。

对她这番安排,杨伯非常支持,“你是个姑娘家,现在年纪还小,抛个头露个面的没什么,再大点就不合适了,让你大哥来经营这食天地,再合适不过。”

“老头子我老了,后头的店铺要如何折腾,就是你们的事儿了,我不参与。不过,为了不吃亏最好让你大哥,也简单习点字,免得大字都不识一个,回头招人暗算。”

杨伯无儿无女,以前还有个老妻陪在身边,老妻走后一直孑然一身。如今难得遇到这么一家子合他心意的,杨伯很多事情,都真心实意为他们好,为他们考虑。

“眼下家里走不开人,我大哥暂时脱不开身,待这段时间挣些银子,给家里买几个干活的,再让他去村里的学堂多少识点字。”

在这古代、在农村讲究男人支应门楣,他们没父亲,那支应门楣的事就落在钟大郎的肩上,他并不能像钟二郎和钟三郎那样,随便离开后溪村,免得家里就钟李氏一个女人,受人欺负。

除非他日条件成熟,他们全家都能搬到这青石镇,否则这后溪村,暂时还是他们一家子安身立命最根本的地方,需要人守着。

这守护的人,自然是钟大郎这个长子。

钟巧儿自己有打算,杨伯也没掺和太多,只是说道,“你自己心里有谱便好,有什么需要便开口,跟我不需要太客气。”

两人回到食天地,里头的客人竟然还有大半,这大半都是喝酒的,钟巧儿也不去打扰他们,只吩咐店小二看着点,别让这些人喝高闹事,她便跟杨伯一起到后面吃午餐。

连续几天顿顿吃火锅,再好吃的东西这般频繁吃,也会腻味。所以这顿,王大娘准备的偏清淡,除了两道菜,看到辣椒外,其他的都是清炒。

钟巧儿这个头小,人还是人容易疲惫的,一般吃过午餐都需要休息一通,才能解乏。

大家已经习惯她的作息,见她放下筷子,就知道她这是要去休息。只是,她这休息的话还没出口,就有个店小二进来说,外面来了个自称是她三叔的人有事找她。

一听说这么一号人,钟巧儿直觉麻烦上门了。

钟三郎劝她去休息,他出去应付,钟巧儿却道,这人既然奔着她来,没见到她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与其睡到一半被挖起来,还不如不睡,就跟着钟三郎一并出来。

店小二是个有眼色的,已经将人带到楼上的独立包厢里,钟巧儿两兄妹并云君墨,一起直奔包厢。一打开包厢门,就看到一个穿着亮丽长袍,发上用玉簪簪着的男子背影。

他们爷这一脉的男子,钟巧儿都还没见过,不知道他们的爷爷和大伯长什么样儿,个头如何。但就包厢里这个男子,身高顶多也就一米六,矮挫矮挫的,体型则跟那钟老太有点相像,有点鸭梨形的,着实不好看。

大概是听到声音,但见他转过身,那张脸几乎让钟巧儿以为,钟老太跑这里来了。

实在是眼前的这张脸,跟钟老太那张尖酸刻薄的脸,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长着这样一张脸,人绝对好不到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