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饱食终日,加点修仙>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五米高的珊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五米高的珊瑚(2 / 2)

阅信息处理平台数据。

他人在东海,连渤海的海洋资源预报都调出来了,总不能说是专门为他准备的数据库吧

一直玩下去不是个事。在李俭漂了一段时间后,责任心终于浮上来给了他一棍。关掉距离自己起码上千千米的海域资源预报,操控作战服下潜。

下潜这事很有趣。要想在海洋中上浮下潜,最好的办法不是傻愣愣地扎猛子(这应该是极外行的想象),而是模仿海洋生物在海洋中上浮下潜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排水量。

潜水器在保证自身的情况下,常常通过“以海水填充舱室”“以空气填充舱室”的方式,调节自身的实际排水量。当然,如果要玩文字游戏的话,这种手段也可以称作“总体积不变、改变总重”,反正实现形式都一样。

而李俭身上的这件改良作战服,令人惊喜地拥有如同潜水器的储水仓设计。

在李俭选择下潜之后,原本距离体表较远,留下一定空间的作战服软性内衬层贴向体表,内衬层与外部表面之间留出诸多储水仓空间,海水注入后,带着李俭下潜。

“头盔,检查作战服气瓶状态。”

作战服通过覆盖单透膜的气泵回收先前填充在人体与内衬层之间的空气,这些空气被存储在压缩气瓶里。如果气瓶丢失,作战服也存有紧急资源,将用化学方式从粉末物质中制取气体填充——不过那就不适合填充到人体与内衬层之间了,转而会填充到储水仓。在那种情况下,作战服穿着者将直接使用增强头盔内的空气循环系统,而非模拟自然环境。

说人话就是让使用者更难过一点,但保障生存和基础上浮功能。

目视镜ui显示气瓶状态正常,李俭正在以三米每秒的几近匀速向深处下潜。

这个速度有多快呢,以蛟龙号潜水器为例子,蛟龙号的作业下潜速度为每分钟四十二米,李俭的下潜速度是它的四倍多。

至于再快,再快那就真得用上推进器了。这是在水里,李俭都不乐意让自己速度更快。

……

然后李俭就意识到,在自己现在还没出第一岛链的位置,东海到底有多浅。

两分钟不到,他触底了。

作战服提前预警,内衬层重新充气,使储水仓排水。脚下的推进器反推,使李俭最终没在海里以三米每秒的相对速度插进海底泥沙。

那样虽然不会有大事,但会让李俭看起来很尬。

头顶的探照灯在下潜之后便一直高亮,声呐也未停止工作。

海底景象不说是美轮美奂吧,起码也可以说是一片陌生。

鬼知道灵气复苏之后的珊瑚虫发生了什么,原本被称为在全球变暖中受伤最重的群体,看起来在灵气复苏后焕发了生命的新生机。

在灵气复苏之前,伴随着全球变暖,海洋溶解二氧化碳比率变化,大海酸碱性变化而大幅度衰退的珊瑚虫,此时在海底构建了属于它们的宫殿。

李俭不知道这些小东西更新换代了多少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如果还按照以前的生态生活,不可能会在自己面前长出一丛丛四五米高的珊瑚树。

以前要是有这玩意,早就被人捞上来了。真当那帮寻摸珊瑚树的不乐意来深海挖珊瑚啊,以前那都是没有了才不整的,要是让他们知道还有四五米高的珊瑚树到处生长,也不至于将两米高的当成宝——君不见,古时进贡珊瑚,六七尺就能列入宝单(顺带一提,晋朝比富的时候,两三尺高就能供王恺石崇比富,而到明朝,六七尺的珊瑚才值得大太监珍藏,这也能看出挖掘水平和范围确实在千年中长进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