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不明不清> 340 有钱大家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0 有钱大家赚(1 / 2)

海军本来就不听招呼,百分百是皇帝的走狗,如果再把海关抓在手里,等于又有了钱,今后就真的成了庞然大物,更加难以制衡。一时间屋内又陷入了寂静,谁也不肯轻易答应皇帝的安排。</br>“朕也就是随便提提,具体能不能成还要靠诸位去权衡。如果谁有更好的办法不妨拿出来议议,只要可行朕定不会阻挠。最好能仿效李宏甫亲自去两广和福建坐镇,他年岁已高,是该回家颐养天年了。”</br>既然已经图穷匕见,洪涛就不会让坑白挖。用沉默对抗是吧,成,不见棺材不掉泪的玩意,今天就让你们看看棺材哪头大来哪头小。</br>“怎么,诸位爱卿都不愿为朕分忧吗?还是要等朕来点名!”等了片刻,房间里依旧鸦雀无声。皇帝生气了,笑容逐渐从胖乎乎的脸上消退,声音中带上了一丝凉意。</br>“臣以为成立海关乃新政之举措,用生不如用熟,海军常年驻守广东福建,以海治海方为上策。”</br>赵世卿算是听清楚也想明白了,皇帝今天是铁了心要建立海关,如果谁死命拦着不让那就要去广东和福建为国分忧了。</br>别人咋想的管不着,反正自己是不想去。先不说北方人能不能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光是新政就能把人愁死。一旦达不到皇帝的要求,凡是能破家灭族的罪名几乎都适用。</br>“臣附议……”有了一个带头的,其他人也就没法硬撑着了,还是叶向高率先表态,然后纷纷表示赞同赵世卿的总结。</br>“嗯,有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片篱笆三个桩。大明江山光靠朕是治理不好的,还需众爱卿齐心协力。朕不是刻薄之君,有了好处自然要与众爱卿分而享之。眼下就有一场大富贵,不知众爱卿可愿与朕分享呐?”</br>虽然海关的事情通过的很勉强,但皇帝并没有不悦,笑容马上爬上了胖脸蛋,而后呲着牙开始画大饼,说得眉飞色舞,非常传神。</br>“臣等为国分忧乃是份内之事,不敢以此邀功。”</br>李戴算是被折腾没脾气了,这叫什么皇帝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个朝廷大事搞得和小儿玩耍般儿戏。刚刚还满脸杀气呢,一转眼又春风拂面了。啥大富贵,怕不是又要搞花样了,还是算了吧。</br>“嗳,李爱卿不要过谦,你身兼二职最为辛苦,这份大富贵不光要拿还要多拿。是这样,朕无意间想起一件好玩意,可以把纺纱的速度提升五到十倍,品质不降反升。</br>朕打算让机械厂把其造出来,择地建厂专门收购棉花纺纱,不知诸位爱卿有没有兴趣参股。若是可行,今后纺纱厂的股份就是内阁大学士与六部九卿的定例,在其位则收其利,不在其位本金退还。”</br>受到刚刚那种集体用沉默对抗的启发,洪涛突然有感而发,想到了另一种合作方式。与其每次想改动点啥都要面对朝臣们的阻力,最终靠着拳头硬逼迫其勉强同意,不如换个思路,把有可能的对抗者变成合作者。</br>官督民营建厂算一种方式,可建厂数量毕竟有限,做买卖也有个赔赚,诱惑力还是不太大。尤其是对品级比较高,家里又比较富的官员形同鸡肋。</br>如果换一种思路,不用费心费神经营,又有赚钱保障,还具备一定彰显地位的属性,对他们是不是就更具诱惑力呢?比如即将开建的纺纱厂。</br>徐光启和王徵已经把珍倪纺纱机的原型搞出来了,经过试车效果显著,轻轻松松就能把纺纱效率提高五倍还多,且纱线质量比手工纺的要好。眼下他们俩正在对纺纱机进行最后的优化,只待定型之后马上批量投产。</br>不过洪涛并不打算把珍倪纺纱机直接投放到民间去,一是机械厂产能不够,无法满足那么大的市场需求;二是严重缺乏技术工人,由水轮带动的纺纱机不比传统纺车,一旦操作失误就会酿成伤亡事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br>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先由皇家建厂,一边投产一边培训操作人员,待机械厂扩建完成、纺纱机运转正常、熟练工人数量足够多之后再面向全国出售。</br>那这个厂该建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呢?山东与河南都是产棉区,按说是建纺纱厂的最佳地点。可是经过调查好像又不太合适了,棉花多没错,可是棉花加工产业并不发达。</br>产自山东与河南的棉花除了少量在当地纺纱织布,大部分全都运到江南去了,织造成布匹以后再卖到北方,尤以松江府为多。</br>为啥会这样呢,原因只有一个,江南的织造业历来发达,从业人数多、配套产业全,纺纱、织布、染色一条龙,有集群化发展优势,造成了产量和质量比北方高且价格适中。</br>纺纱厂做为织造业的上游,本身并没有制造成品的能力,主要是为下游织布厂提供货源。这样一来的话,把厂建在山东或者河南距离原料来源是近了,可距离出货的下家却远了,不利于产业链的运转。</br>让一个新鲜事物被大多数人接受,本身就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