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三国之仲氏太子> 第141章 假私济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假私济公(1 / 3)

<b>inf</b></div> 在前堂议事完毕,袁耀又到后堂,看望了下鲁老夫人。

鲁肃平时政务繁忙,为了方便照顾祖母,便是没有购置宅院,而是带着祖母直接住在了县府后堂。

见鲁老夫人的面色比起在东城时稍差一些,袁耀嘘寒问暖几句后,便是叮嘱鲁肃,若鲁老夫人有恙,务必第一时间派人去南昌请张机或华佗。

因为柴桑县府是个老破小的缘故,鲁肃只能安排袁耀一行住在城内的驿站。

出了县府大门,袁耀看着牌匾上掉漆严重的“柴桑县衙”四个大字,一副若有所思状。

“子敬事亲至孝,为官至廉,此等完人,若非孝廉,那察举制真就是笑话了!”

一旁的诸葛亮立刻就看出了袁耀的心思。

“少将军既然权领豫章太守,自然有察举之权,举个孝廉也是理所应当。”

如果是以前,诸葛亮在这种时候根本不会多说一句话。

在还没有遇到自己理想中的明主之前,诸葛亮缺乏为其他任何人出谋划策的主动意愿。

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叔父,也不例外!

有的人,你给他出主意也没用。他弱小的心灵,接受不了自己年龄大却见识短的现实。

你出的主意越高明,他反而会更受伤,很多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而有的人,你给他筹谋划策,他虽然能从谏如流,但你却不清楚,他到底以后会成为那种人。

是威名赫赫的乱世枭雄?还是救济世人的英雄豪杰?

在屠戮徐州前,曹操是万众瞩目的讨董先驱;是击败百万青州黄巾军,救兖州于水火的雄义之人,是多少世人眼中匡救天下的不二人选?

但在那之后,在孝与义两者中选择了前者的曹孟德,风评急转直下。

世人重新把许劭评价他的那句“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翻了出来,奉为皋圭。

有曹操这样的前车之鉴,尽管眼下的诸葛亮对袁耀的所作所为打心底里极为认可,甚至是赞赏。但在没有彻底看透袁耀的性格和为人、洞察其胸之所图前,诸葛亮绝不会轻易下注,也不会轻易将自己智骇天地的一面完全展露出来。

此时诸葛亮多这一句嘴,也是别有用意的。

见一直像个算盘珠子,拨一下才动一下的诸葛亮,这次居然主动开口,袁耀不免有些惊诧。

“怎么?小诸葛你也赞同我举子敬为孝廉?”

诸葛亮赞同地点了点头“这有何不可?”

“眼下豫章郡一分为三,每一郡的人口都超过了二十万,按照惯例,每一郡每年都可举一孝廉,如此就有了三个名额。”

“少将军举鲁县令为孝廉后,还剩两个孝廉名额,可以用来拉拢鄱阳、庐陵的强族大姓,并不碍事。”

袁耀猛地一拍手,叫好道“我怎么把这茬忘了!”

“举孝廉方正,是拉拢地方大族的重器啊!”

“难怪那孙伯符在淮南时,隔三差五就找我爹要当太守,也难怪如今天下大乱,一郡太守就是一方诸侯!”

说着袁耀一把将诸葛亮搂到了怀里,就想直接亲一口,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

“如此一来,我暂时倒也不必那么头痛,天天想着让谁去当鄱阳郡和庐陵郡的太守,去安抚那些强宗大姓了!”

“嘿嘿,一个郡每年一个孝廉,再加上廉吏、贤良方正、文学高第、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等等各科,这些完全足够那些强宗大族们为了跻身豪门大族之列,而争个头皮血流了。”

“本将军就全放出来,让他们好好争去,最好能让他们之间互相狗咬狗,然后还要对着我摇着尾巴示好!”

袁耀疯狂摇晃着诸葛亮的肩头,状若癫狂。

此时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在不久后,那些强宗大族为了让自己家族出一个孝廉,争着给自己送钱送粮送人表忠心!

“妙啊!真是妙妙蛙吃着妙脆角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袁耀越想越兴奋,瞬间将困扰自己多时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七尺身高的诸葛亮,在八尺长人袁耀的怀里,完全就是一个单薄的少年。

诸葛亮被摇得只发晕,心说至于么?

这有啥值得兴奋的?

我还没说完呢!

“小诸葛啊,你提醒的好!我记你一大功,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诸葛亮眼珠一转,似乎是觉得给袁耀烧的火候还不够,咳了两声又道“小子觉得,少将军现在应该赏赐的不是我,而另有其人。”

袁耀“按功行赏么?我已让军功官去按照战功簿清查合计了,过几天等人把议表送上来,我就批下去。”

“此次奇袭江夏,连同上个月大胜刘繇的战功,我一并封赏!”

诸葛亮摇了摇头“非也!”

“小子说的是,应该在按功行赏外,再额外厚赏两人。”

“如果少将军能厚赏我所说的那两人,保管今后天下豪杰士子,皆会对少将军拜服不止。”

“今后他人为少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