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我欲九天揽月> 第十三章 气海六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气海六诀(1 / 2)

在大楚王朝,有个气海六诀的说法,意思是说,在气海境界中需要掌握六种使用内力的诀窍。

这六种诀窍,其实是六个不同的用途,理论上来讲,随着自身功力的增长,六种用途中,任何一种都可以不断的精研下去,学海无涯,永无止境。

所以六者之间,也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

但对于寻常武人来说,因为入门难度的差异,还是给这六种诀窍做了个排序。

隐,震,吞,吐,收,放。

六字诀,从难到易,隐字诀最难,放字诀最简单。

放,就是能把内力用于外物,普遍在气海三转的时候,就可以掌握。

收字诀,难度就要高了不少,指的是出手过程中,内力完全收敛,直到与目标接触的一刹那,才突然迸发出来,集中作用在自己的目标上,最大可能的避免浪费。

最常见的练法,是用一个布袋,装着一扇生排骨吊在半空,让人一拳打去。

布袋并不晃动,而内部的骨头已经被打断、打碎,才算是初步掌握收字诀。

常人可能要气海十二转之后,才能练懂这一步。

吐字诀,相对来说,难点不多,指的只是能够把内力外放,隔空伤人而已,只要按部就班,内力强度够了,自然就能学会。

吞字诀,则又难了很多,是指能够凭内功产生吸力,隔空取物,或者把内力运用于某个物体上的时候,产生极强的粘性。

在大楚王朝,有的人可能到气海三十转的境界,都还弄不懂吞字诀是怎么回事。

苏寒山精修内功,日夜揣摩,勤修不辍,早在气海二十四转之前,就已经摸索到第四诀的奥妙。

刚才出手的那一刻,他就给自己右手的拐杖,赋予了极强的粘性,试图夺走对方的兵器。

没错,他原本只是想要夺走毛宗宪的刀而已。

毛宗宪整個人都被拉回来,属于是意外之喜。

也是因为苏寒山的战斗经验太少,不然的话,他就该考虑到,一个使用重刀的人,战斗的时候一定会把刀握得很紧。

重刀的威力大,却也更难操控,握得不紧的话,很容易反伤自身,或者误伤同僚。

像毛宗宪这种年纪,练了二十多年的重刀刀法,五指死扣刀柄,已经是他战斗状态下的本能。

大敌当前之际,就算他想要松开刀,脑子里的想法也要先克服这个本能,才能够让身体去执行。

苏寒山虽然没有事先料到这一点,却在看到毛宗宪被扯住的时候,就立刻改变了右手发力的方向。

变拉扯为挥舞!

于是,毛宗宪的整个身体,起于苏寒山前方,在空中抡了半圈,掠过头顶,砸向墙外。

朱骥惊醒,连忙把刀一竖,将砸落下来的三档头捅了个对穿。

噗!!!

毛宗宪仰面朝天,吐出一大蓬鲜血,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天上的月亮,四肢抽搐了下。

他从没有发现,月亮原来是这么刺眼的东西。

“老三!!”

贾廷大喊一声,从院落处飞身而起,双腿连环,点在院中乱斗的那些人肩头,或者点在马匹背上、头上。

转眼之间,他就越过了整个院子,舞着一根判官笔,杀向苏寒山。

江湖中常见的判官笔,其实是精钢打造,两端形如笔头,笔杆则一般只有小指粗细,而且笔杆中段,还会铸有一个铁环。

使用这种兵器的人,多半是双手各拿一根判官笔,中指套在铁环之中,四个笔头打人穴位、要害等等。

如果把笔头全都磨尖的话,那就是峨眉刺、分水刺了。

而贾廷的这根判官笔,与众不同,是实实在在按照一根大毛笔的模样,打造出来的。

长约两尺,粗约二指,铸造的材料中七成是熟铜,笔头大如婴儿拳头一般,笔尖却也非常尖锐。

这样一根判官笔的用途,可就多了。

能用来打穴,也能当做短棒、短矛使用,甚至还能当做破甲锤,破人护甲,碎人关节。

因为知道对面是劲敌,贾廷一出手,就拿出了自己的绝技,金雕盘打十三式。

出手之时,判官笔在他双手之间轮换,因为双手动作都快,动作衔接也无比的娴熟。

所以别人肉眼看去,就好像是那判官笔漂浮半空,自动在贾廷身体前后盘旋,从各个角度向苏寒山发动攻势。

如此精妙的手法,迅猛的招式,如果用的是剑的话,那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御剑术一样神妙。

反正普通人的眼睛,是看不出来,这些兵器飞舞过程中,有人的手在接触、运作的。

不过如果是剑的话,因为刃口太多,要想做到眼前这种程度,难度大了十倍不止,威力也会更大。

东厂督主曹武伯的剑术,堪称出神入化,也自忖做不到那种程度,所以对贾廷的这套功夫赞赏有加。

他曾经当众说过,单论招式之精妙,贾廷比他也只略逊一筹,胜过其余所有东厂档头、锦衣卫千户。

贾廷也常常因此而自得,可今天,他却有点怀疑,自己追求招式的精巧,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因为对面那个人,就凭右手一根拐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