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少年战歌> 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海征服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海征服者。(2 / 4)

以轻松咬着荷兰人的旗舰,时不时就追到荷兰人一里之上一轮炮弹。

不断地射入布雷丹号的船尾,在荷兰旗舰的腹中爆炸,把那艘巨大的军舰炸得一片狼藉。天京号和大沟号左右两舷轮流开火,打了一百多发强弩,终于把荷兰人的军舰打得投降了。荷兰人挂起了白旗,收了帆,乞求宋人放他们一条生路。杨鹏让二十名炮兵上去把荷兰人全绑了,然后自己登船检查了荷兰人的旗舰。

杨鹏以征服者的姿态登上了荷兰人的大船,在荷兰人的旗舰上检查了一番。杨鹏希望能在西方人的船只上找到一些有用的技术,补充在自己的船队上。但检查的成果却让杨鹏很失望。

“垃圾!”“垃圾,荷兰人这个时代的技术怎么这么垃圾。”

荷兰人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多领先宋人的技术。无论是他们的弓箭还是他们的强弩,都十分粗陋,比不上杨鹏的技术。唯一让杨鹏有些兴趣的是荷兰人的弩车,那弩车用滑轮组和麻绳缓冲火炮的后座力,让荷兰人的三十六磅强弩能够装上木质帆船。

水兵们在船上翻了个底朝天,翻出一万多两银子。杨鹏看了看那些强弩,说道:“这些强弩的材料倒是值些钱,把这艘船拖到新竹去,把强弩融了换铜!”

五月十三日,杨鹏带着郑晖和亲卫骑马走在新竹的新田边,看着正在田里播种育秧的农民们,心情愉快。高立功在浙江太平县联系了两千户种稻老农后,李植便派船把他们接了过来。如今这七千户太平县老农和八千户天津农民按照每成丁或壮女二十亩的配额,栽种刚刚修好灌溉渠的七万多亩水田,是新竹的第一批农民。

高立功还在福建联系了一批耕牛,杨鹏用轮船运到了新竹,借给了农民们。此时农民种的是晚稻,五月播种,预计十月底收获。新竹这里烧出厚厚一层草木灰的新田极肥,若是管理得当,估计这一季稻子就有每亩一石五斗的收成。虽然今年这些水田只能种一季,收成也远超天津的旱田。

杨鹏看着水田里郁郁葱葱的禾苗,朝关山问道:“如今新竹有多少人了?”关山答道:“城主,如今新竹有各色人员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农民一万二千人,三千七百人分了田,开始耕作。剩下八千多农民还没有田,这些农民每个月二两银子月钱,在修建灌溉水渠。另有陷阵团士兵一千人,也在帮助农民修灌溉水渠。有泥瓦匠两千人,在为农民修屋子。最后还有一些烧石灰和砖瓦的匠人。”

杨鹏点头,问道:“如今造了多少间屋子了?”“如今已经造了砖瓦屋子六千多间。除了两千新到农民还住在帐篷里外,其他人员已经全部住进砖瓦屋子中。”杨鹏点了点头,继续往前面骑去。

赵老三是报名到小琉球垦荒的第一批人。报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小琉球是什么地方,只听人说是南方的一个大岛,上面有野人。报名的天京新城吏员说开荒的人是做大都督的佃农,每人分二十亩佃田。

赵老三是知道大都督的佃农有多富的。他的一个堂叔就在静海县种大都督的私田,现在富得流油。堂叔三十多岁了,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却还张罗着要再生一个儿子,说养得起。

赵老三以前想做城主的佃农,但是那要老佃农做保。赵老三的堂叔有好多亲戚要保,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帮赵老三做保。赵老三过得苦,他在郭家地主家佃租十三亩旱田,和媳妇二人住在两间土屋子里,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一件新衣服,每年都有一两个月要吃糠稀。成亲三年,赵老三都不敢和媳妇合房,就怕生了孩子出来白白饿死。

他眼巴巴地看着堂叔家的富裕,十分地羡慕。但是今年机会来了,赵老三那天听村里读过书的人说城主招人开荒小琉球,不需要人做保。他想都没有想,第一个冲到报名点摁了手印。赵老三和那个负责报名的天京新城吏员好说歹说,说如果开动了一定把自己第一个带上。

不知道是不是赵老三的热情感动了那个报名的吏员,还是赵老三和媳妇两人年轻力壮符合大都督的标准,城主真的第一批把赵老三带到了小琉球现在被城主叫作台湾的大岛。来台湾的船上很颠簸,赵老三吐了三、四次,赵老三的媳妇也吐了好几次。不过两人都没有怨言,好不容易有了跟着大都督干的机会,赵老三不会因为这一点颠簸就打退堂鼓。

到了台湾,下了船,赵老三现这台湾岛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成片的树林,成群的野鹿,一条小河穿越其中。站在扎营地的小山上望过去,小河两岸是一望无垠的平原。这显然是一个耕田的好地方,把那些树林一烧,就是最好的农田,这地方种的庄稼一定会有好收成。到达台湾的当天晚上,赵老三就和媳妇在帐篷里又蹦又跳。

一起来的开荒农民们被赵老三感染,那天晚上都蹦呀跳呀闹了起来。大家围在火堆边,憧憬着未来的好生活,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后来的事情很顺利,指挥使关山大人指挥大家烧荒开垦新田,修建灌溉水渠,其间还打退了一次生番,一次红毛。毕竟这台湾岛如此富饶,觊觎争夺的人还是很多的。

指挥使打生番和红毛的时候,赵老三几次和指挥使说,给自己一把刀,自己也和那些大兵一起战斗。指挥使当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