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藏国> 第七百九十三章 兵临陇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三章 兵临陇右(2 / 2)

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对岸。</br>著名的大黄弩有两种,一种是守城大黄弩,那种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二十石的力量才能离拉开弓弦,射程达一千二百步,可以和床弩一拼。</br>还有一种是双人大黄弩,十石弩,需要两个人躺下一起脚蹬,所以又叫蹶张弩,射程达七八百步。</br>襄阳军械所对双人弩进行了改良,重新启用汉朝的杞弦铁钩,简称为上弩器,可以大大减轻力量,五石单兵强弩就出现了。</br>实际上,它只是沿用了大黄弩这个名称,和汉朝的大黄弩关系不大,它的弓背宽大,更像宋朝的神臂弩。</br>别看只有五石,但杀伤射程高达五百步,对力量要求很高,能单兵开五石弩的人绝对不多,河陇军只有三千人,叫做重弩军,</br>当然,弩的种类有很多,标准步兵的擘张弩,骑兵的角弓弩,还有边军的摧山弩、静塞弩、绞车弩、两弓弩、车弩等等。</br>唐军重弩士兵的箭矢如雨点般向对岸射去,黑暗中,对岸的吐蕃军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下,其他吐蕃士兵连忙趴下,躲避唐军的箭矢。</br>南霁云大喊一声,“放桥!”</br>浮桥上事先上了一百名士兵,最前面是二十名重甲步兵,趴在浮桥上,后面便是鹰扬郎将辛邝率领的八十名精锐步兵,也趴在浮桥上,另外还有几名工匠,需要他们固定浮桥。</br>辛邝是辛云京的二弟,在保卫金城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被提升为鹰扬郎将,是南霁云的左膀右臂。</br>士兵松手,浮桥立刻顺水向河中心流去,浮桥的木筏和木筏之间用长木连接,保证浮桥的腰部很硬,不会被水流冲成弧形,而是以直线的形式向对岸靠拢。</br>当浮桥顶住对岸的一瞬间,二十名重甲步兵一跃而起,奔上了对岸,寒光闪动,将阻拦他们的十几名吐蕃士兵杀死,开始迅速列队。</br>这时,几名工匠紧紧拉住了绳索,让浮桥稳定下来,辛邝也率领八十名士兵爬起身向岸上冲去。</br>上千名吐蕃士兵如潮水般涌来,和百名唐军激战。</br>几名工匠已经固定好了浮桥,浮桥上,数千唐军在南霁云的率领下,开始源源不断向对岸奔去。</br>尽管百名唐军付出四十余人阵亡的代价,但他们最终顶住了上千吐蕃士兵疯狂的冲击,保住了浮桥没有被吐蕃军破坏。</br>很快,当越来越多唐军加入战斗,战场上的形势开始迅速逆转,吐蕃军死伤惨重。</br>吐蕃千夫长见大势已去,大喊几声,带着剩下的数百名士兵向远处的大斗城逃去。</br>“呜——”</br>唐军号角声吹响,除了骑兵之外,所有唐军步兵开始列队过河。</br>(本章完)</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