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树林2(1 / 2)

既然都说了那栋独户了,那接下来,就说说大树林的那口井水吧。我说过,大树林分为上和下。我经常路过的地方是上。我很少去大树林下,也就是靠近大树那里,一来,因为那里远。二来,除了大树林那几棵大树,两边几乎没什么遮挡,走到那里,人都被晒发晕了。  但我家在那里有一秋田,所以在爷爷奶奶看秧,放水时,我也是去过的。夏天那里还好,郁郁葱葱的。但一到秋天,就让我觉得荒凉,压抑。  要去那秋水田,先得走到大树下。别的地方都没什么遮挡,总让我感觉火辣辣的热。但一到那几棵树下,又立马让我觉得,阴,凉。如果经常有人在那里乘凉也好。但奈何附近只有那户人家。虽然也帮了红绳,但我就是觉得,那里没有什么仙气。  到了大树下后,往路的右边拐,进去一个狭窄的通道。我最讨厌那里,雨季的时候,满路的泥泞,两边的泥土墙湿漉漉的,不好扶,特别容易摔倒。加上空间狭窄,泥墙又高,作为孩子,总觉得它高的仿佛遮蔽了所有的光芒。好在,这样高又狭窄的地方只有七八米。  出了通道,便能看到几秋田。我家那秋在最上面。那条小路的左边是个小山顶,由于黑石块多,所以无法开垦。在那大块的石头地旁,有一棵孤独的,会接豆角的树。因为是长在石头之间,它总让我觉得瘦弱,大概只有一个成年女孩的掌心粗。它的叶子也不是很多,但也会接豆角。秋天看那棵树时,最落寞。你看,那几个干瘪的豆角,搭配上几片摇摇欲坠的枯叶,简直像怪物的触角一样,张牙舞爪的盯着我。  我很喜欢在山坡里玩,而且大多都是一个人。因为如此,我养成了在那里都能自娱自乐扮家家酒的习惯。可这样的我,唯独在哪里,总是莫名的害怕,我一般只敢坐在石板地上数石头,或者用石头乱画。  其实那应该是个好地方才对。因为水田的右边上方有一口泉水,别的地方树都没有。可那里却刚好有一排树,将那口井水围住。记住这口井,它还有故事。  和其他的井水一样,出水的那口小的是给人喝的!不远处挖了个大的,可以给牛喝水和洗澡。但很少有牛在哪里洗,最多只是带着顺便喝口水。  我也不喜欢那口井水,因为那里太凉快了,树又多,人又少,爷爷奶奶不去喝水,我是不会一个人去的,因为胆子小。  花姑家的田和我们家的紧挨着。由于是在坡上。所以,田与田的高度在一米半左右。这也是我不喜欢那里的原因。因为坡度太大,即使下面有人。人家在低头干活,你就完全看不到了。  那天,爷爷奶奶拿着工具,要来将田里的稻草弄在一堆。他们先是在不容易积水的地方插上一根拳头粗的尖木棍,然后像堆房子一样,将稻草堆成像蒙古包一样的草堆。只是这个“蒙古包”更瘦更高。  堆好自己家的稻草以后,爷爷奶奶拿着尖扁担,往更下面的邻居家去挑稻草。因为他家没养牛,便把稻草送给我们了。爷爷奶奶叫我等他们。我虽然想去,但那边下去的路更窄,更加崎岖。以前,我也和爷爷去过,我走的慢,老挡他路,害得本来就辛苦的他,更累了。而且爷爷奶奶也不放心让我走在后面,因为走在前面,我摔倒了的话,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拉住我。所以这次我决定,不去。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久前,奶奶给庙里送她剪的纸花时,顺便,让相熟的婆婆(我们那座庙是一帮爷爷奶奶轮流守)送了我一根红绳。因为大家都说,这座庙十分灵验,又因为很多孩子都有,我却没有,现在不但得到了,还被送上了健康快乐的祝福,所以,我十分坚定的认为,它一定能保护我,因为它是一根非常棒的红绳,而且,它只属于我。  于是,爷爷奶奶走后,我便坐在稻草堆旁,编蚱蜢笼子,刚编好,便有只呆蚱蜢跑到了我脚边。我那叫一个高兴啊,连忙把它关进了新家。但因为放牛哥邱刚,教我便框时,牛跑了。于是,我只会编开头,不会编结尾。而且,我还编的特别丑。  正当我纠结这个房子怎么能这么丑时,花姑的老公,国荣叔来了。他是卖猪肉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里卖肉,他长了一身膘,脸上也很油。花姑话多,他就相反,不做生意时,人比较沉默。但他见到人,不论老少,很远就笑着喊你一声。毕竟是生意人,场面上的素养,还是有的。花姑能有本钱卖点杂货,也是因为国荣叔肉卖的可以。  就因为他爱大老远就冲着我笑,说一些,可可妹啊,一人玩啊,小心点之内的话。才让他那庞大的身躯,和特有官威的大脸,变得没那么吓人了。  然而今天,他像完全没有看到我一样!径直从我身边走过。他仿佛很开心,一路笑到了那棵豆角树下。他好像特别喜欢那棵会长豆角的树。他双手叉腰,表情非常放松的在那里站了一会,我看到,他的嘴唇是否在蠕动着,感觉像是在轻声的说着什么。  这时,花姑在下面喊了句:“老杨,你喝水快点啊,这鱼太狡猾了,我一个人抓不到。(他家田里养了鱼所以没放水)”  国荣叔听了这话,才一步一回头的去喝水了。等他喝水回来,又在那棵豆角树旁停了下来,依旧是笑着。  我小时候很自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时候,什么在我眼里都是好的,新奇的。一棵小草,一把小花,一堆沙子,都能让我忽略任何人,任何事。在加上,有爷爷奶奶保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