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第二十八章 抓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抓人(1 / 2)

一般人遇到贤人会怎么办?  三顾茅庐是基本操作。  就算是丐版的方式,也应该正衣冠,备礼物,上门拜访,相谈甚欢之后再请人做官。  但李裹儿不同啊。  她可是上辈子经历过人才荒的。  想她爹继位之后,开府七公主就不说了,除了李奴奴,其它六个都不是安分的。再加上新封的一堆亲王郡王,毫无根基缺乏家臣的爆发户不要太多。  毕竟有才华的士子,就跟府里的花瓶一样,那是可以多,但是绝对不能少的。  于是长安城附近,但凡有点名声的人,都被她们“骚扰”过。  是的了,是骚扰。  毕竟你好好的在家里读书,早上来一波人,中午来一波人,下午来一波人,全部要招揽你做官。招揽的东主,一个比一个不学无术,不是奸佞就是幸臣,却偏偏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你同意他们的要求去做官,可能将来连累全家。你要是敢拒绝,当下就连累全家。  所以既不能答应,又要拒绝的委婉,每天迎来送往疲于奔命,这不是骚扰是什么。  据说一时间不少人都跑到外地游学,或者是去寺庙“隐居”。  在这波不学无术的东主里,李裹儿差不多是最不学无术的那个。  她在名声,年纪,地位性别上面,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正经手段是招揽不到人才的。  许多人在她的家令拜访时,说什么“一心求学,无心仕途,只想逍遥田野”,然后三个月后就会出现在太平公主或者是李隆基的宴会上。  良禽择木而栖。  读书人精似鬼哟。  所以李裹儿后来就悟了。  有看中的,甭管是真是假,抢了再说。  反正在不讲理方面,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先圈下来,再慢慢收服,读书人的身段是可硬可软的,反正只要功夫深,总能捞上几个。比什么都无的好。  她就是靠这种快稳狠准的手段,勉强给自己凑了一套可以拿出手的班底。  至于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情,她不在乎。  反正她只要这些人的身(写诗作赋),压根儿不在乎他们的心在哪处。  如今在房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出现了疑似大才。父亲还在伤春悲秋的感怀中,李裹儿却已经是两眼冒光了。  管他是真是假,抓了再说啊。  那人只是个居无定所的乞丐,这一次遇到是运气好,下次再碰到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李裹儿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吩咐人掉头。  真不真,等抢到了再说。  李显十分意外加震惊,但是却并没有阻止。  或许是目睹了女儿在还没懂事时靠着“本能”的决断,所以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觉得是正常现象了。  况且,  小孩子嘛,总有些任性的资本的。  他笑了笑,像任何一个拿熊孩子没办法的父亲那样,吩咐周围人,“回车吧。”  **  李裹儿要一个乞丐的行为,震惊了众人。  但是更麻烦的是,他们回到原处,那乞丐已经不见了。  “您赐了钱,他应该拿去买衣服了吧。”县令恭敬的汇报着,满脸写着“敷衍”,“郡主要是想要乞丐,我可以再让人给你找一个。”  小郡主生平头一次见到乞丐,想要带回去玩,这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熊孩子行为千千万,再荒诞也可以理解。  他不能理解的是,庐陵王竟然要全城人陪她女儿玩。  简直是昏庸!  李裹儿看着县令敷衍的态度,知道他并不想帮自己找人。  这也算是她常遇到的困难之一了……因为不能让人信服,所以她的命令大多数都容易被敷衍,并不能真正的被执行。  面对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李裹儿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她当下就大哭了起来,“不嘛不嘛,我就要这个人!他偷了我的东西,你把他给我找出来,要不然我就让人砍了你的头!”  李裹儿知道,若是让这些人帮自己“请”人,他们多半有敷衍。  毕竟那么大个人,找不到就找不到,说出去只会显得自己无理取闹,也没有人会怪罪他们。  但是若说那人偷了自己的东西,在房县县令的地盘上,就是他工作不力,必须得有个人承担这个后果。他为了撇清干系,找人会积极的多。  虽然第二种也会显得她无理取闹,但起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  李裹儿一耍赖,众人都呆住了。  这说哭就哭,说闹就闹的本事,显然没有一个熊家长是惯不出来的。  她从今天一露面,就十分乖巧,全程礼仪十分到位。就在庐陵王去挑马时,一般小孩儿会因为被父亲抛下而哭闹时,她也非常听话的在院子里玩。  稍微出格的地方,就是被庐陵王亲自抱了一路以及买东西,但那也符合大家对于娇养的小郡主的想象。  这会儿撒泼打滚一副泼皮相时,着实震撼全场。  “殿下,这,”房县县令求救的看着李显,示意他要不要管一下。  “我不知道。”李显一摊手,连连摇头,“我一个大男人,哪里会管她穿什么,带什么的小事,所以这东西丢没丢,我也不清楚。”  那不就只靠着这小儿上下一张嘴了?  房县县令被哭的头疼,也不敢恼,只能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加派人手,全程搜人。  郡主一个小孩子,自然是不可能让人砍了他的头。  但武皇可以啊!  虽然庐陵王被流放到这里了,但人家毕竟是母子,谁知道人家一家人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谁又知道,这小郡主会不会告状,而武皇又会不会怪自己怠慢呢?那这怠慢,又会不会被误读为藐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