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第四章 这辈子张口的第一句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这辈子张口的第一句话(1 / 2)

常乐大长公主真的是个非常刚的人。  同患为忠,不同为逆这话一出,简直是横扫一大片。  但她刚的过头了。  压根儿没想到,不是每个人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使者还要说话,就被韦氏喝止住了。  “住口,今上乃承天受命,其容尔等议论。”韦氏黑着脸站起来,“你走吧,今日之事,我们就当没有听到。”  使者被韦氏一个女人打断了话,感觉十分羞辱。他愤怒的瞪了韦氏一眼,又将目光投向李显时,没想到李显却释重负,点头如捣米的说道,“王妃说的对,你,你赶紧走吧!我就当没见过你。”  这怎么行!  李裹儿在旁边一听,当下急了。  韦氏和李显不愿意牵扯到李唐诸王的叛乱中,这个是对的。  但这个处理的方法,是大大的不对。  现在才撇清关系,太晚了。  要处理这种事情,最好的就是压根儿不见。  我根本不知道你这人,自然不会与你掺和到一起去。  既见面,就已经落了下乘。  见面之后,又任人把话说完,又已经是下下之策。  如今,母亲竟然要把这个人放走,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万一这人出去,声称他已经获得了庐陵王的授权要怎么办?  自古以来,矫诏的事情还少吗?  再说了,即便这个人庸碌无为,什么都不做,空手而归,那父亲也如何向祖母证明自己自己并无谋反之心?  已经失去了信任的他们一家,要如何自证?  祖母可不缺儿子,她手中还捏着李旦一家这张牌。  反正,李裹儿可不希望自己一家,用血帮李旦一家稳固位置。  李裹儿飞快的思考着,虽然她对这段生活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了,近乎两百年的宫廷内乱也让她明白,她们周围的任何一双眼睛,都有可能是祖母的探子。  今日发生的一切,不可能永远瞒住。被祖母知道是早晚的事。  到时候自己一家人的生死,也就取决于祖母看信的心情罢了。  人不能将自己的生死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  那人愤愤的看了李显夫妻一眼,正准备走时,李果儿攥紧了母亲的衣领,用九牛二虎之力吼出了一个字,  “杀!”  她这声音一落,在场众人都呆住了。  婴儿的声音虽然稚嫩,但是却格外清晰。  韦氏还在震惊之中,李显却已经笑了起来。  他兴奋的从韦氏怀中举起女儿,高兴的呈给所有人看,“裹儿说话了,裹儿会说话了!我最近一直在教她说话,却没想到在这会儿出声。”  “不过,这字不太吉利。”  李显还在絮叨着孩子会说话了,李裹儿却是已经急得脸都红了,在李显手中挣扎着,含糊不清的提醒道,“杀!”  韦氏没有笑,那个杀字提醒了她。  她意识到自己刚才做错了。  出于不想惹麻烦的心态,她想赶走此人,但却忘了此事落在婆婆眼中会又什么后果。  所以,她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厉声喊道,“来人,拿下此人。”  别宫的侍卫们离得并不远。韦氏凄厉的声音在安静的宫殿中传的很远,侍卫们还以为庐陵王夫妇俩遭遇了不测,当下立刻扑来。  那使者急智平平,遭遇这种变故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到侍卫的脚步逼近,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最佳逃跑机会。  本能之下,他做出了今天第二个错误的决定,拔出腰间佩刀往前一扑,想要抓住同样没反应过来的李显当人质。  侍卫们赶到门口,恰好看到使者手持利刃扑向庐陵王,当下就急了。  他们是奉命看管李显的人,万一李显出事,一个都跑不掉。  当时中有一人便甩出了佩刀,直接一刀戳入此人背心。  这侍卫的武力值太过惊人,李裹儿见到使者狰狞的面孔几乎快要挨到自己的脚了,以为自己这辈子要提前命丧于此,就见那张脸轰然倒地,直接把他与李显之间的案几都压翻了。  这惊险的情景令韦氏本能的尖叫了起来,来人被这声音一刺激,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更加激动的一阵乒乒乓乓。  在李显反应过来用手捂住李裹儿的眼睛前,那画面已经相当少儿不宜了。  **  使者的事件,以一种诡异而荒谬的方式落幕,但是他带来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封信要怎么办?”李显抱着女儿,看着案上那封被他拆开的信,询问韦氏。  简单的一件“私下”勾连,因为意外变成了有匪徒意图“行刺”,最后还死了人,那肯定是要往上面报的。  按照李显的习惯做法,就是掩耳盗铃的缩起头来,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反正那些人会汇报,就让他们说去喽。  “唉”韦氏坐在那里,长长的叹了声气。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刚才场面匆忙,侍卫们杀了“刺客”之后,就以场面太过血腥为由,让“受惊”的二人暂避。  李显这回难得聪明了一把,离开时偷偷的拿走了使者送来的信。  “那些侍卫我在路上时就已经试探过,是十分忠心的,没办法用贿赂让他们帮我们。”韦氏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一定会把所有事情原原本本的汇报给太后的。而这个人并没有隐藏行踪,查明他的来意不难。”  “那我们岂不是两头都得罪了?”李显十分烦恼。  他已经被贬谪了,他只想好好的当他的庐陵王。现在是李家的人要拉他造反,他答应了,得罪母亲,小命不保。他拒绝吧,又得罪了李唐皇室诸人。  在母亲已经不看好他的同时,在失去诸王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