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 第44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1 / 3)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只见凌乱而突兀的石峰,直直地刺向天空。巨浪滔天,在山崖上激荡出动人心弦的音乐。于是浪花飞溅,如雪般纷纷飘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好一句江山如画!”刘彻的眼睛里闪着炯炯亮光,他就好气势雄伟这一口。

再没有比这一句更贴合眼前此景了。

青山壮阔,江河滚滚。壮丽雄伟,摄人心魄。

这样的景色,谁人能不感慨一句,江山如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两军对垒,战旗猎猎,战争一触即发。

这时有一人缓步走来,手持羽毛扇,头系青丝巾,双眉斜飞入鬓,星眸深不见底。一身儒雅,风度翩翩。

他步态悠闲,神情从容又潇洒,挺拔的身形里藏着一身傲然的风骨。

而他的身后,火焰蔓延,映红了整片天空。

“好一个玉面郎君。”直面帅气暴击,刘彻有被周瑜这一幕帅到。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这火焰里走出来的俊美郎君,谁顶得住啊。

我不行,我顶不住。

刘彻对自己颜控这一点非常有自知之明。

三国

"哇,公瑾你日后怎么……"孙策形容不上来,但他微微有点压抑不住的兴奋。

先是汹涌澎湃的波涛,再是烈焰腾腾的火山,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衬托周瑜的出场。是周郎啊,周瑜周公瑾!

他有一点点的脏话想说,但是孙策忍住祖安的欲望,干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怎么这么牛!”

“这不是真的,我怎么可能上战场不穿盔甲呢。”

周瑜无奈,他是个领兵打仗的将军,非要论起来也是儒将,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生。

大唐

“这不是诗,这是一首词。”李白断言,三人里他是最精通音律的,不时也会写下一些词作。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三者层层递进,这太精妙了。”杜甫品味到了妙处,颇为

激动。

三者之间层层递进,不断铺垫英雄的出场,最后将画面定格在了周瑜身上,这种方式,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什么文体……”看完之后,刘彻不禁产生了疑问。

和诗截然不同,句子有长短,而非统一五言或七言。但这首里面的意境,虽有感伤之情,但超脱旷达,不失英雄豪迈之本色。

这个疑惑,看来只能等天幕来解释了。

天幕适时浮现出几个熟悉的大字:

【高中语文必背——《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李白的瞳孔微微放大。

那这个词牌的由来,他想,他知道了。

“嘟——嘟———”

尖锐的警报声瞬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唐诗宋词千秋颂,风流人物与今同。】

【大宋第一文体——宋词堂堂来袭!】

“唐诗宋词,看来大家对我们宋朝的认可还是很高的。”

赵匡胤看见未来大宋的文化代表,宋词与唐诗相提并论,内心倒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

【古代曾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应运而生。词有词牌,即词的格式,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词。本次标题里的念奴娇,便是词牌名,又名“百字令” “酹江月”等。】

"念奴唱歌确实很好听…"李白有些恍惚。

尚在皇宫时,于唐玄宗设宴之际,李白曾经有幸听过念奴唱歌,其歌声清越优美,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但可惜,这些都是过去的盛唐了。

安史之乱后三人际遇各不相同,但是约定每年都要见上一面。

今天便是他们约定好的日子,但是高适自投笔从戒后便平步青云,眼下脱身乏术,所以只有李杜二人相聚。

天幕简单解释词的由来,李白则是给杜甫科普念奴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坛巨匠苏轼于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所作,但是———】

女声拉长声音卖了一个关子。

【要想真正了解这首诗歌表达的精神内涵,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个人,那就是周瑜,周公瑾。】

【其实若论起成就,周瑜算不上顶级。虽是名将,但相对于百战百胜的白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等人来说,并不能称为中国最顶尖的军事家。】

“武安君,这”人屠”之名,谁能比得了啊。”孙策无语,然后安慰自家好友,“没关系,在我眼里公瑾你才是最好的。”

“巧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周瑜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