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编外特工> 第38章 样本公司 之 遭遇困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样本公司 之 遭遇困境(1 / 2)

样本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始人是刘振华。

他就是本省人,古茗大学本、硕、博连读,是一个标准的土博。

刘振华博士毕业后留在古茗大学任教,并担任辅导员。

仅仅两年后,他突然辞职下海,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

这一年,刘振华刚30岁,来到省城,注册成立样本生物科技公司。

他没有多少钱,样本生物科技公司只能代理别人的产品,类似于贸易公司。

正因为他资金缺乏,只能代理没名气的产品,他看中一家药厂生产的甲品牌保健品。

因为这个甲品牌没有任何名气,也没有投入广告,所以代理条件低,几万块钱就拿下了全省代理权。

刘振华既当老板又干业务员,还兼着财务,真正的身兼数职。

他很勤奋,早出晚归,拜访客户、自制宣传单页,给客户培训等。

一年后,甲品牌居然在本省有了小小名气。

刘振华开始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完善销售网络,业务量迅速增长。

两年后,他又和厂家签约,把相邻两个省的代理权也拿下来了。

随着样本公司的业务量增长,厂家大赚了一笔,也看好了自己的甲品牌,

他们开始投入电视广告,请知名影视明星做形象代言人。

这样一来,甲品牌迅速走红。

刘振华向厂家进货,基本上都是现款现货,而供给终端客户需要铺货,

中等客户是账期,一至三个月结一下账,大客户完全是代销。

所以刘振华看似光鲜,现金流水大,其实手上不仅没有多余现金,还要从外面借款,本、利全部裹在货里。

只是几年下来,他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户网络、营销队伍,这是无形资产。

样本公司员工数量也达到了50人,其中丁昌盛、谭旭发是他手下得力干将。

丁负责运营,管理销售部、市场部、产品部等,谭负责物流部、后勤部等。

对于代理商来说,销售部、市场部、物流部最为关键,可见丁、谭两人在样本公司里的地位。

随着甲品牌越来越火,厂家不仅要求现款进货,还需要支付高额的防串货保证金,

所谓保证金,就是防止你把货卖到别的市场,影响别的区域代理商销售。

倘若你有这样行为,厂家就从你的保证金中扣款。

此外,厂家还要求每年销售任务按照20%增长,完不成任务就由代理商吃货。

这样一来,刘振华的现金流更加吃紧,但也不得不咬牙挺住。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一旦产品成了名牌,很多同行商人都想拿到销售代理权。

现在甲产品代理条件收紧,还是有不少同行来挖墙脚。

同行老张做生意早,实力强大,他也想代理甲产品,以此来带动手上其他杂牌产品。

用老张的话来说,用甲产品开路,靠杂牌子赚钱。

就在年尾,老张通过关系找到厂家,愿意比样本公司任务量翻倍进货甲品牌。

其实,甲品牌产品能风靡全国,与刘振华带领团队全力推展是分不开的。

但厂家并不考虑这些,只知唯利是图,最终取消刘振华的代理权,交给老张代理。

这一年,刘振华35岁,他有房有车,和女友也在这一年举办了婚礼,次年女儿刘君桐出生。

刘振华没有去求厂家,他租赁厂房、购买设备,自己来生产药品和保健品,不想受厂家的气。

他既是专业科技人员又是经验丰富的销售员,知道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对路的。

可是问题来了,生产需要资金、产品宣传需要资金,单纯靠销售渠道资金回笼根本就不够。

一个新牌子,尽管终端客户卖力推展,销量还是有限。

要想品牌走红,必须投放广告,这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

更严重的是,甲品牌厂家为了打压刘振华发展,通知终端客户,禁止和样本公司合作,否则将不给他供货甲品牌。

其时,甲品牌异常火爆,成了行业硬通货,犹如现在手机行业的华为、苹果。

终端客户不敢对抗甲品牌厂家,只能把样本公司产品下架。

刘振华雪上加霜陷入困境,生意日落西山,现金流更是捉襟见肘。

厂房的房租不能按时缴纳,员工的工资发放也困难了。销售团队很多人以各种理由离职而去。

只有丁昌盛、谭旭发不离不弃,一直追随。

刘振华是知识分子,骨子里有股傲气。

他不想拖欠别人的,把自己的房子、车子全卖了,勉强维持运转。

这么少的资金,也不可能维持太久。

他去银行申请贷款,但银行一向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他现在的状况,又有哪个银行会贷款给他?

万般无奈之下,他借了100万的高利贷,三分利息,

也就是年利率36%,那个年代,100万可是个大数字。

刘振华无异于饮鸩止渴,每个月要还3万的利息,单单这个,他都感到吃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